常見古代作家人生經歷及作品內容(6)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9-10-15 17:02:33
26、辛棄疾——堅持抗金,多受排擠——恢復中原,壯志難酬——慷慨悲壯,筆力雄厚
人生經歷:南宋詞人。字幼安,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于金兵統治的淪陷區。二十一歲時,率領兩千多人起義,投歸耿京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耿京被害后,帶兵回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浙東等地地方官。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并作了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準備,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擊,曾長期罷官閑居。
思想內容:是兩宋詞人中詞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不少詞作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表現堅持抗戰的決心,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屈辱投降進行嘲諷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藝術特點: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27、李清照——早年優裕,晚境悲涼——抒寫自然,傷時感世——清麗優美典雅情致
人生經歷:(1084一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李清照的一生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她生活的變化而變化著。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趙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思想內容:早期作品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多寫其悠閑生活。南渡后,悲傷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其作品多傷時感世,悼亡思鄉,沉郁感傷。
藝術特點: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意境優美,典雅情致。
28、柳永——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歌妓生活,羈旅行役——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人生經歷:(?一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
思想內容: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藝術特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29、李煜——南唐后主,階下之囚——宮廷生活,亡國之痛——意境深遠,語言清新
人生經歷:(937—9r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景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即位后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 ’
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
30、馬致遠——半世蹉跎,歸隱山林——懷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優美,語言凝練
人生經歷:生卒年不詳,大都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務官,懷才不遇,半世蹉跎,晚年隱居林下過著閑適的生活。
思想內容:多局限于抒發懷才不遇的悲哀,宣揚消極遁世的情緒。
藝術特點:他的散曲描繪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