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案三(2)
2019-09-20 21:25:00網絡資源
二月革命中掌握政權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還是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
展示學習目標(師板書,學生閱讀)
1、探究合作分析史料得出十月革命爆發的背景
2、識記并簡述十月革命的過程(奪取政權、鞏固政權)
3、理解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根據史料,小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要求:勾畫關鍵信息并歸納,回答問題)
革命背景之一
材料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壟斷組織已分布于各工業部門,在國家經濟生活中起決定性作用。……俄國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5,無產階級在全國人口中占少數,工業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計算,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6,法國的1/4;石油產量只及美國的27.1%。俄國的國民經濟人均收入只及美國的1/7,英國的1/5,法國的1/4。俄國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存在嚴重的封建農奴制殘余,農村保留有貴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形式。……1901年,西歐資本家向俄國工業和銀行投資約10億盧布,控制了俄國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 ——王斯德主編《世界近代史》
閱讀上述史料,思考:
1、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與美、德英等國比較,具有什么特征?
教師小結:俄國是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
革命背景之二
材料一:在俄國統治者眼里,農民階級是畜生,必須施以恫嚇、束縛和監視。……世紀之交的俄國農民的生活十分貧苦。在1861年獲得解放后,農民們被迫為以前給地主耕種的土地支付捐稅。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額的地租和頻繁的饑荒,許多農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惡化了。營業稅,尤其是對酒類的稅收簡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負,因為農民們就是靠飲酒才使自己得到點安慰的。 ──《人類文明圖鑒·戰亂中的世界》
材料二: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時,有些企業甚至達到16—18小時。工資很少,一個月僅有6—19盧布,完全不夠養家糊口。工人被剝奪了參加自己組織的權利,如果罷工將被關押2—8個月。 ──王斯德主編《世界現代史》
材料三:教材88頁圖片 沙皇軍警驅趕示威群眾
材料四:1910年經濟罷工有214次,政治罷工8次,l914年經濟罷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政治罷工達1034次,參加者近10萬之眾。
閱讀史料一、二、三,思考:俄國社會有哪些矛盾?
【生】
材料一:統治者與廣大農民的矛盾,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材料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材料三:統治者與廣大群眾之間的矛盾
教師小結:俄國社會各種矛盾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