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案一(3)
2019-09-20 19:57:15網絡資源
設計意圖:讓學生歸納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經濟基礎,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經濟條件。
展示材料:“馬克思批判繼承人類思想三大優秀成果,19世紀三大工人運動”,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歸納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思想基礎和階級基礎。
展示資料:生產資料的集中和生產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必然會引發危機,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 ——馬克思《資本論》
危機是什么?是生產過剩,資本家一味地根據生產能力進行生產,而非根據需求進行生產,因此找不到需求。 ——列寧
問題探究:是誰唱響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時代的悲歌?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問題的探究,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是造成工業文明時代不良后果的“罪魁禍首”,進而引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內容的學習。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教法指導及設計意圖:本部分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結合教材自主學習,認識到《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及意義。
自主研討:你對《共產黨宣言》有什么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研討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以及《共產黨宣言》的意義。
討論:馬克思主義在當今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意義的理解有所深化,也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理論與現實聯系的緊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