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抗日戰爭》教案一
2019-09-20 16:07:11網絡資源
高一歷史教案:《抗日戰爭》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識記: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淞滬會戰,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的意義。
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原因、過程和作用,比較分析抗戰初期兩個戰場的不同特點及成因。分析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和地位。
運用:結合實例分析:任何時期國家利益于一切的;不同時期捍衛國家利益的方式不同。分析抗戰勝利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開展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學生自己探究的學習。
學習史論結合及論從史出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戰爭責任觀,引導學生理性愛國。
體會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
【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全面抗戰路線;正面戰場抗戰;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難點:抗日戰爭中兩個不同的抗日戰場及相互關系;如何評價國民政府抗戰初期的功過
【導入新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又發動一系列侵略中國的事變,中國人民頭上始終籠罩著戰爭的陰云。1936年日本又制定“國策基準”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為了擺脫新危機,終于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從而導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