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2)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8-29 10:15:13
4.深入研究、體會本詩的構思特點。
詩人在構思本詩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進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時而詳寫,時而略寫,任意揮灑,無拘無束。請學生舉例說明。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可作如下的歸納:
第一部分,詩人告訴我們,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這是寫本詩的導火線。在具體安排上,卻一開始交代大堰河與我的關系,她沒有姓,沒有名,缺少獨立的人格。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突出詩人強烈的感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動下,回憶大堰河對我的撫愛。為了充分地表現這種愛,詩人不惜筆墨進行鋪排,又寫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襯托大堰河的可親可愛。
第三部分,用敘述方法,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這是詩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緩的筆調,邊敘述,邊嘆息,更顯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到了極致,往往要拋棄具體的敘述或描寫,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第12、13節便是明證。第13節,感情最強烈,語句卻最少。詩人的選擇是正確的,語言嚕蘇,就難以充分表現自己心中的強烈的激情。
鞏固練習: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一?上扔蓪W生用簡要的語言板書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議和補充。
2.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參考答案:①使時間線索更加清楚。從現實轉入回憶,再從回憶轉入現實,有了上述交代,不至于產生混亂。②相互呼應,使結構緊湊。
3.朗讀兩遍(課外進行)。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分析討論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2.領會詩歌寫人的特點。
3.學習邊敘事邊抒情以及直抒胸臆的方法。
導入新課
提問:本詩與《詞二首》在抒情方法上各自有什么特點?
答案見第一課時。從檢查已學過的知識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大堰河形象。
指導預習
1.學習詩歌要根據每一篇詩的特點進行。這首詩雖然也是抒情詩,但它是通過敘事寫人來抒情的,因此,我們要把對大堰河的刻畫作為重點來學習、分析。
2.詩歌寫人與小說寫人不一樣。它要求選擇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又飽含詩意的細節刻畫人物。語言要極其精煉。詩歌這種特殊的文體。規定它在寫人時不能像小說那樣精雕細刻,全面鋪開。
布置預習思考題:
1.從哪些地方表現出大堰河對詩人有慈母般的愛?
2.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只求奉獻的精神品質在哪些地方表現出來?
3.為什么說大堰河的形象意義決不僅僅是對大堰河個人的謳歌與贊美?
4.本詩除了通過對大堰河形象的塑造進行抒情外,還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進行抒情。這具體表現在何處?
根據預習提綱,學生自學。再分小組討論。討論后,每組派代表一名回答一題,經師生評議、補充,統一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預習思考題的參考答案:
第1題:主要表現在第4、5、8節里。在第4節,用八個排比句集中寫大堰河對乳兒的愛。這八句實在是八個出色的細節,把她的愛心寫得非常具體、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兩句首尾反復,起了點化、強調感情的作用。在第5節,敘寫“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發問道:“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顯而易見,從哭聲中傳達出來的是對乳兒的愛。這種間接表現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在第8節,進一步寫大堰河對乳兒之愛,其細節有切糖、夸畫、贊兒、夢做“婆婆”等。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寫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愛至極致,不禁做起夢來。她的夢可以看作對乳兒的祝福,當然也表現出她個人的精神要求。不過,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夢對人說。
第2題,在第4節,描寫她在家整天做家務,帶孩子,忙得不可開交,在第7節,用6個排比句集中寫她在乳兒家勞動,年復一年,始終“含著笑”,顯得那樣勤勞純樸,寬厚善良。為了乳兒,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豬、熬湯、收麥曬豆……什么都肯干,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
第3題,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舊社會頗有典型性。詩人在第12節里明確寫道:這首詩是“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由此可見,“大堰河”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是人類的保姆。詩人對她的謳歌和贊美,實質上是對廣大勞動婦女的謳歌和贊美。
第4題,第1、2、12、13節都是詩人直抒胸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