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一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8-28 21:06:36
高一語文教案:《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一
一、學習目標
1、誦讀涵詠,品味詩歌語言,學習感情的詩意表達。
2、理解詩歌意象的概念,把握詩中的意象,感悟詩歌意蘊。
3、鑒賞詩歌獨特的表達技巧。
二、學習重、難點
1、由意象出發,賞析宏闊的深秋意境;通過朦朧意象,把握全詩的內涵。
2、指導朗讀,探究情景關系;尋找進入詩歌的朦朧意象。
三、知識準備
1、詞,是我國傳統的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起源于之際,興盛
于,隨著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是配合樂曲調的歌辭,在發展過程中,漸與音樂分離,成為純粹的文學樣式。起初稱作“曲子”或“曲子詞”后來也稱“”“長短句”或“詩余”。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
。它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這是依字數的多少來劃分的。58字以內為小令,59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詞的流派分為和婉約派。
2、朦朧詩是孕育于“”時期的“”,朦朧詩的作家群則是生長在“文革”時期的年輕人,他們生活在那個特殊混亂的時代,現實中的黑暗給予了他們寫作的動力。意象化、、立體化是朦朧詩的重要特征。它高度宣揚主體意識,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觀真實而摒棄客觀再現。
四、學習內容
(一)單音字
1、沁園春()2、漫江()3、百舸()4、崢嶸()
5、寥廓()6、遏止()7、方遒()8、閃爍()
9、灰燼()10、曙光()11、瞳孔()12、惆悵()
13、脊骨()14、憎恨()15、崛起()
(二)多音字
1、曾曾經()曾祖()2、當當年()典當()
3、桿旗桿()筆桿()4、與贈與()與會()
5、顫震顫()顫栗()6、棲棲息()棲棲()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