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本科招生計劃增加,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首次招生
2019-07-02 09:50:12陽光高考網
2019年本科招生計劃增加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首次招生
——訪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招生辦主任盧燕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2019年招生計劃為2850名,比去年增加了359人。其中本科計劃招生2450名,專科計劃為400名。今年學校本科專業增加1個,即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首次招生80人。目前學校有共有26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
一、請介紹一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校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
盧燕: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始建于1953年,位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占地面積1231畝,在校生10000人,教職工近千人,其中共享院士3人,是浙江唯一一所國家水利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是全國CDIO工程教育聯盟理事單位、浙江省應用型示范建設高校。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的高度重視,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對我校提出了“高質量、有特色”的殷切期望。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水利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等獎項,人才培養廣受社會贊譽。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特色名校、內涵發展、重點突破、協同創新等五大戰略,大力加強核心競爭力建設,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正滿懷豪情地走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路上。
二、今年的招生計劃是怎樣安排的?
盧燕:我校今年全國招生計劃為2850名,比去年增加了359人。其中本科計劃招生2450名(含專升本計劃為500名),專科計劃為400名。除去專升本外,普通類本科招生1950人(其中省內計劃1015人、三位一體50人、省外計劃885人),專科計劃400人全部為省內計劃,專科計劃比去年減少209人。招生計劃可詳見“浙水院招生”微信公眾號及招生宣傳冊。
三、今年的招生政策和計劃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盧燕:一是2019年我校本科專業增加1個,即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首次招生80人。目前有共有26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可供考生選擇,本科專業選擇的余地比較大,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來填報。二是本科招生計劃也比去年增多,浙江省內普通類計劃增加123名;省外計劃增加36名計劃,考生被錄取的機會也加大。
四、在各省招生比例是多少?對于偏遠、貧困地區的學生,在招生方面有什么政策?
盧燕:今年外省計劃885人,其中貴州150人、河南100人、廣西80人、江西80人、四川70人、新疆70人(不含預科)、甘肅55人、云南50人、山西36人、江蘇35人、內蒙30人、安徽25人、福建25人、陜西25人、河北24人、湖北20人、湖南10人。2019年省外報考生建議參考我校近三年年我校在各省招生專業的錄取分數情況。
針對偏遠貧困地區考生的相關政策:學校堅決不讓一名同學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為鼓勵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忠義獎學金、單項獎學金等完善的獎學金制度。為幫助和關心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更加健康成長,學校形成了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貼息貸款、圓夢愛心基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助學體系。歡迎外省的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和報考我校!
五、請介紹一下貴院校辦學理念及具體學科優勢。
盧燕:建校60余年來,學校弘揚“博學求實”的校訓精神,秉持“理實融合、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實踐能力、水利精神的行業骨干和領軍人才為目標,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水利、電氣、機械等優秀工程人才。學校是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約70%的浙江省內各市縣水利局領導、約70%的浙江省水利水電類企業高管畢業于我校。在2018年國家教育部發布的全國考生最滿意大學中,考生滿意度位列浙江省第三名,人才培養廣受社會贊譽。
學校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工學門類為主體,以水利水電為特色,土木、機械、電氣、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大力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地理信息科學等特色學科建設,建有曹娥江流域水文生態研究基地、甌江流域生態水利研究基地、樂清水利電力研究基地等三大研究基地。設有院士工作站,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楊志峰等,法國里爾大學Ali等頂級教授共同開展科學研究。與聯合國國際小水電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并與武漢大學共建測繪學科。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各種學科競賽中,獲得了大量國家和省級獎勵。學校在深度對接行業產業重大需求中,承接重大水利項目500余項,獲得了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等數項獎項,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受到社會認可。
六、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上,學校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培養計劃又是怎樣的?與其他高校有什么不同之處?
盧燕:學校堅持“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積極探索專業技術教育與人文精神、職業道德培養相互融合的育人模式,培養學生“獻身、負責、 求實”的職業態度、聚水成海的團隊合作能力、潤物無聲的溝通交際能力、融會貫通的解決問題能力、以柔克剛的創新應變能力,以及滴水穿石的堅韌毅力、海納百川的胸襟氣度和奔流不息的人生追求,讓水品質內化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
學校圍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秉持“理實融合、實踐育人”教育教學理念,構建了能力本位“一主線、三統一、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平臺,并創新試點SWH-CDIO工程教育模式,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既具有扎實的工程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又具備較強的敬業精神、合作溝通、創新能力、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使得學生畢業“上手快”、從業“后勁足”;實現“一線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允許學生根據個人專業興趣愛好按學校相關規定申請轉專業;鼓勵和支持學生通過考研、專升本、留學等途徑取得更高學歷;鼓勵和支持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獲取各類技能證書;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渠道,與英國、法國、白俄羅斯、德國等多國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致力于拓寬師生國際化視野。
七、請具體介紹一下學校師資力量、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盧燕:現有專任教師51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3.5%,研究生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5.4%,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6人,浙江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教壇新秀5 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選15人,形成了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并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
八、近年來,高校就業率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貴校重點院系就業狀況如何?學校對學生就業、創業是否有相關指導?每年考研上線率如何?
盧燕:學校就業工作以服務學生為本,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秉持“理實融合、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理念,主動服務全省發展新戰略,主動融入區域產業鏈,主動對接行業發展新要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拓寬就業新領域,著力提供更高質量、更有內涵、更有針對性的系統服務。
學校被水利部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分別授予“全國水利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上手快、干得好、后勁足”。建校66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水利、電氣、機械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水利系統管理部門或企業的領導和業務骨干70%以上畢業于我校,有200多名擔任了市、縣 (市、區)水利局副局長以上領導職務,學校被譽為浙江水利水電人才培養的搖籃。
根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調查數據顯示,在104所浙江省高校2015-2017屆本科畢業生(含獨立學院)畢業一年后就業率排名情況中,我院分別為97.27%(排名第2)、96.81%(排名第6)、97.27%(排名第4)、畢業生專業對口率高于全省平均,用人單位滿意度走在全省前列,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在全省排名更是遙遙領先。
在升學方面,我校專升本、考研人數在逐年遞增,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417人參加考研,216人上線,157人錄取,成功率達38%;專科畢業生中728人參加專升本考試,619人上線,600人錄取,成功率達8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