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兩個學院大類招生,“2+2”培養模式
2019-06-20 10:06:22陽光高考網
兩個學院按大類招生 兩個“2+2”培養模式
——訪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招生辦主任姜海鵬
今年,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各專業均按照學科大類招生,即按照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統一招生錄取。學校每年為向往到全國重點大學求學的學子們提供赴總校學習的寶貴機會,即學校與總校電子科技大學的“2+2”聯合培養模式。學校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展“2+2”四年制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工作。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姜海鵬: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坐落在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廣東省中山市,其前身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學孫文學院,2002年,學院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由中山市人民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共建。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凝練特色、機制創新、科學發展”的原則,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地方的能力。學院現設有9個二級學院,共41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電子類專業為核心,工、管為主干,工、管、經、理、文、法、藝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經過30多年辦學,學院已成為中國獨立學院中的佼佼者,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牌獨立學院”、“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廣東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多年來位居武書連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前列。
二、今年學校招生計劃是怎樣的?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
姜海鵬:2019年,我校面向全國22個省(自治區)招生,普高本科招生計劃5100人,與去年持平。其中理工類專業2450人,文史類專業2350人, 藝術類專業300人。
今年,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各專業均按照學科大類招生(2+2聯合培養項目除外),即按照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統一招生錄取。學生進校后,再依據相關學院要求確定具體專業。電子信息學院于第四學期初安排學生選定具體專業;計算機學院于第二學期末安排學生選定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優勢在于緩解填報志愿時的壓力;同時,學生進校后先統一上課,再確定具體專業,便于學生對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再結合自身的意愿、興趣、特長、成績,在學科大類內選定具體專業,便于其選擇到更合適的專業。
三、請介紹一下學校的特色專業。
姜海鵬:學校依托總校電子科技大學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深入推進信息通信類專業的建設,打造了一批社會需求旺、受考生和家長青睞的理工科專業,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被評為廣東省高校優勢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工商管理被評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學校理工科專業,企業應用廣泛,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在報考時深受考生和家長的追捧。學校在專業建設方面的另一特色,就是文管類專業起步早,實力雄厚,與理工類專業共同發展,齊頭并進(如工商管理專業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學校早在建校初期,就結合廣東省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經濟管理及外語外貿類人才。近年來,財務管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的報考率節節攀升。
四、請為考生報考提供一些建議。
姜海鵬:目前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的普通類,實行的是平行志愿投檔模式。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幾個院校之間需要拉開檔次,可以采取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順序和策略,沖一沖即考生要挑選幾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于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穩一穩即志愿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要與自身成績相當或者略低,該類學校投檔幾率較大,比較穩妥的學校;保一保即最后的志愿院校,考生可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出現滑檔。沖、穩、保的院校比例由考生自行把握(廣東省的本科批次可選高校志愿數為15個)。選擇報考學校時,所考慮的主要指標為招生學校近三年的最低排位、錄取平均分和校線差。
五、請您介紹一下學校的轉專業政策。
姜海鵬:新生入學后,按照學校《學生轉專業實施辦法》規定,具備以下基本條件的,可以申請轉專業:
入學報到注冊手續齊全、無欠費;
入學后至轉專業前未受過任何處分;
原則上,轉出學院不設置轉專業條件,轉入學院根據本學院情況設置轉專業條件。
轉專業限制條件為:
藝術類與非藝術類之間不可互相轉專業;
文科類考生不可轉到理工類專業。
身體條件不符合轉入專業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或上級主管部門有其他相關規定的不可轉專業。
六、請您介紹一下學校獎助學金政策。
姜海鵬:國家對貧困學生有助學政策,設有各類獎助學金。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外,學校還設有綜合獎學金、單項獎學金以及社會捐助的獎助學金,最高獎勵額度每生每年8000元人民幣。另外,學校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可供學生選擇,學生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勤工助學,獲得工作報酬。各項獎助制度,考生可登錄學生工作處網站(http://xgc.zsc.edu.cn/)詳細了解。
在新生獎學金方面,2019年第一志愿(組)報考我校被錄取,分數達到一定要求,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報到和注冊手續的新生,高考總成績(不含各種政策性加分)達到學生所在省(自治區)重點本科最低控制線(廣東省為高分優先投檔線,浙江省為一段線)及以上,獎勵5萬元/生。
七、近年來學校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何?
姜海鵬:學校地處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核心經濟帶,本地及周邊城市擁有各類企業數十萬家,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繁榮的經濟環境為畢業生就業、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同時,學校堅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廣泛開辟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穩居廣東省普通高校前列。在就業地域方面,60%以上的畢業生選擇在珠三角地區開創事業,其中近50%選擇留在環境舒適、經濟發達的中山市就業創業。
學校培養的學生同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年來有近千名同學分別考取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內眾多知名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一批學生赴英、美、澳、加、日等國留學深造。
由于就業工作成效顯著,成績突出,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成為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
八、請介紹一下你校與電子科技大學的“2+2”聯合培養項目?
姜海鵬:為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突出特色,學校每年為向往到全國重點大學求學的學子們提供赴總校學習的寶貴機會,即學校與總校電子科技大學的“2+2”聯合培養模式。在總校實力最強的“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四個專業,每個專業每年招收約60名學生(面向廣東省內外,通過高考錄取和入校后選拔兩種方式各招收約30人),大學期間前后兩年分別在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學習。項目注重學生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創新能力的提升及科研能力的培養,旨在推動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同時,也為學生高質量實習就業提供更多選擇。“2+2”聯合培養采用動態式管理,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將調整到普通班級就讀,同時也從普通班級中選拔優秀學子進入聯合培養班,以督促學生努力學習,保證培養質量。
九、學校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2+2協同育人項目如何招生,如何管理?
姜海鵬:為發揮本科高校學科、師資優勢及高職院校實訓、企業資源優勢,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探索本科層次高水平技能人才實現形式,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展“2+2”四年制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工作。該項目由我校通過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考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科學與技術(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2協同育人項目),招生計劃100名,與我校其他專業同批次錄取,單獨編班。
錄取學生按照協同育人方案,前兩年在我校學習,后兩年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學籍管理、畢業證書和學位授予以及學生獎助學貸、申請入黨等由我校負責,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后兩年的日常教學、學生管理(含檔案管理)等。原則上,該項目學生不得轉到其他高校、其他專業;非該項目學生也不得轉入本班學習。按國家招生管理規定錄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學籍的該項目學生,在允許的修業期限內獲得規定的學分,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符合我校畢業及學位授予規定,頒發我校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
該項目學生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專業技術領域也同時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此外,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高新技術企業眾多,學生后兩年在深圳學習,可為日后在深圳的實習、就業、生活提前奠定基礎。
十、 請介紹一下學校招辦的聯系方式。
為了向高考學子及其家長提供高質量、精細化的招生咨詢服務,學校開辟了多種渠道,便于考生及家長與我校及時溝通,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及招生有關政策。具體如下:
招生咨詢Q群:827149630(廣東省外);399750457(廣東省內)提醒考生及家長請勿重復添加。
學校招生微信:微信號為zsczjc(微信名稱: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招生辦公室)
招生熱線電話:0760-88888611、88888612 (共十個分機)
學校招生信息網的在線留言功能(網址:http://zsb.zsc.edu.cn/advice/)
現場咨詢。地址:中山市石岐區學院路一號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南門(左入50米)明德樓2樓招生與就業處
考生及家長也可通過登錄學校及各二級學院主頁,了解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