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州大學招生計劃
2019-06-12 20:09:13網絡整理
2019年廣州大學招生計劃
6月12日上午,我校召開2019年普高招生新聞媒體通氣會。副校長郭興蓬介紹,學校今年將面向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本科招生計劃數為7580人,招生專業為65個,較2018年增加了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生物制藥三個專業。
招生計劃:共7580人,其中省內6618人(點此直達廣東省招生計劃表、省外招生計劃表)
我校今年生源計劃充裕,招生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理學、工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學校今年面向全國招生7580人,其中廣東招生計劃為6618,占總計劃的88%,是我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面向省內投放計劃最多的院校之一。在廣東省錄取批次分別是本科提前錄取批次(師范專業)、本科錄取批次。郭興蓬表示,對于報考廣州大學的優秀考生,出檔后,只要符合錄取條件、服從所有志愿調劑,學校概不退檔,保證錄取。
招生亮點:
1、“新工科”專業和招生人數持續增加
為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進一步優化對IAB(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學科專業布局,新工科專業和招生人數的比例持續增加。
☆ 新增三個“新工科”專業:與去年招生專業相比,廣州大學今年新增加了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和生物制藥三個本科招生專業。
☆ 理工科招生人數持續增加:近年來,廣州大學理工科類專業特別是“新工科”專業招生規模逐步增加,今年,廣大理工科類專業招生人數超過52%,增加部分主要安排在“新工科”類專業。
2、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學校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志趣,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 新生錄取志愿滿足率高:2018年廣州大學新生報考錄取志愿率已超過90%,其中文科類專業總體志愿滿足率為90%,理科類專業總體志愿滿足率為91.5%。
☆ 學生在校期間有六次轉專業的機會:“轉出無門檻,轉入有要求”,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每一學期,符合條件的學生都可以申請轉專業,通過轉入學院的考核即可轉入,給予在校學生更多選擇專業的機會。2018學年提出轉專業申請的學生中約70%成功轉入所選擇的新專業。
☆ “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課表”:學校實行以選課制和彈性學制為核心的學分制,推行“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課表”的個性化培養,賦予學生更多的選課、選教師、選學習計劃的自主權,學生可參與自己培養方案的設計。
3、增設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
學校先后啟動了“福霖班”“景中班”“方班”等23個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網絡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新聞”“機械工程”等12個校企協同育人實驗班,“卓越信息與計算科學人才”“卓越土木工程師”“卓越教師”等9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學校將在2019級進一步擴展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的覆蓋度。
☆ 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依托優勢學科在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數學與統計、土木工程、經濟管理、教育等優勢學科領域增設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
☆ 校企協同實驗班:依托行業領軍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平臺,在機器人工程、信息安全、化學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領域增設校企協同育人實驗班。
☆ 國際聯合實驗班:依托與國際知名大學聯合培養與科研合作平臺,在地理信息、生物醫藥等學科領域增設國際聯合培養實驗班。
4、增設新生獎勵金
學校今年推出新生獎勵金,設立10萬、5萬、2萬的一次性獎勵金,鼓勵優秀考生報考。
☆ 10萬獎勵金:給予廣東省文科排位前0.1%、理科排位前0.6%的考生或外省文理前0.1%的獎勵10萬元;
☆ 5萬獎勵金:廣東省文科排位前0.25%、理科排位前1.5%或外省文理前0.2%的獎勵5萬元;
☆ 2萬獎勵金:廣東省文科排位前1%、理科排位前4%且平行志愿第一院校A志愿報考或外省文理前0.5%的獎勵2萬元。
5、擴大“雙校園”學習計劃
學校繼續推進本科生“雙校園”學習項目,支持學生到國內外名校交流訪學。
☆ 國內名校訪學項目:近年來學校每年提供不少于800名學生到清華、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國內一流高校開展第二校園訪學學習的機會;
☆ 海外名校訪學項目:近2年來學校每年為學生提供超過1200個海外名校如劍橋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海德堡大學、早稻田大學等訪學留學的機會,每年投入約1200萬元資助學生赴世界知名大學學習,優秀學生最高可獲10萬元的海外學習資助金。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