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試院專家解讀2019高考志愿填報(2)
2019-06-10 13:38:09浙江日報
平行志愿有哪些優勢
新高考實行專業平行志愿,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考生不能選擇錄取到自己喜歡專業的糾結,擴大了考生在錄取環節的選擇權,讓考生“錄其所愿”;此舉也有利于各院校招收到專業思想比較鞏固、適合自己培養的學生,實現“招其所需”,促進注重學科內涵建設,強化專業特色辦學。
志愿填報策略
關鍵詞:熟悉規則了解計劃 理性選擇合理定位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著力了解新高考招生政策和錄取規則,還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研究。以下為您提供志愿填報參考。
熟悉規則了解計劃
招生章程是高等院校開展招生工作的主要依據,考生務必仔細研讀了解后再填報志愿。考生須對照院校選考科目要求選報相關專業,了解高校招生錄取和志愿投檔規則,學考等級、外語語種、面試、單科成績、體檢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等具體要求,看清專業層次、類型、辦學地點的區別,不同性質的公辦、獨立或民辦院校,以及學歷證書、學費收費情況等。今年各院校在浙招生專業計劃由省統一審核匯總后,仍然向社會提供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其中紙質版分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單獨考試招生三本計劃圖書,每段錄取結束后剩余計劃以電子版形式向社會公布,考生需適時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相關系統進行查詢。
重點提醒:我省新高考錄取不分批次,要對照各專業學制(本專科不同)、性質(公辦、民辦、獨立學院)等,規避誤報或非自愿高分低填。
理性選擇合理定位
因綜合情況不同,院校專業之間的投檔和錄取標準存在自然差異,最終也會體現在投檔線及相應名(位)次的高低。考生選報志愿需理性選報與參考定位。
可分析對照欲報院校2016-2018年專業錄取投檔情況,包括投檔名(位)次(含考生本人及專業投檔)、錄取專業平均分、最低分以及總分分段表。同時,每位考生情況有別,專業性向興趣特長相異,具體要求側重點不同,或優先考慮院校或優先考慮專業,都因人而異。對于學習成績優異或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可優先考慮院校為主或同時兼顧專業選擇;成績雖不很優秀沒啥優勢或位次不夠理想但希望就讀雙一流院校或專業,可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選擇偏遠院校或考慮偏冷專業沖沖看;有明確專業取向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所選院校各方面差不多,可優先考慮專業。
高考志愿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與否之別,理性選報體現自己真實意愿的志愿,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所選擇的志愿,宜與志趣特長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你所選擇的志愿,宜與自己位次等自身條件相符,跟生涯規劃相吻合,并結合家庭意愿、經濟條件等綜合考慮。
重點提醒:在使用新高考“位次號”(累計)與2016年原高考第二、三批“名次號”(分批)時,要注意不同數據的可比性以及每年高考“位次號”大小年的波動。
專業平行志愿怎么選報
一是初次篩選,按省志愿填報系統中選考科目、院校地域等篩選功能,根據自己的位次和成績,對比選擇目標志愿近3年招生情況,分段分層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愿,分別放在“沖”“穩”“保”三個層次備用。
二是綜合優化,綜合院校實力、區域、專業特色,將第一步批量選定的備用志愿中某些不喜歡的院校或不適合的專業刪除,優化選擇若干相對適宜的“院校+專業”志愿。
三是梯次排列,按個人興趣意向,確定具體志愿排序優先級,將逐一按降序排列形成至少三個層次,可把最喜歡的優先考慮。比如填報普通類志愿,可將自己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5個“沖一沖”,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30個“穩一穩”,將優勢較大但有所喜歡的志愿放在最后25個“保一保”。
重點提醒:選報志愿是道多選題,答案并非唯一,本文提供的策略僅為眾多思路中的一種。先選院校再選專業,或反過來也是可以的,考生可結合實際定奪。
志愿填報風險和誤區有哪些
平行志愿有效地減緩志愿填報風險,但風險不會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也需底線思維,主動前瞻性地規避風險。
誤區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報
從近年新高考投檔看,局限于單一層次或性質的志愿,或所選志愿定位偏高,導致部分線上考生無法投檔或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檔;也有考生只考慮分數使用最大化、忽視興趣特長等,入學后卻發現就讀專業并不適合自己;有些考生沒看清院校性質、學歷層次造成高分低填;部分考生覺得反正平行志愿機會多,填了差不多10多個志愿或隨便挑選了一些喜歡的填上就算數。
誤區二:認為每輪平行志愿多次投檔
有不少初次接觸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檢索當作多次投檔機會,誤讀前面某志愿退檔后還可對后續志愿繼續投檔。實際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順序依次檢索,對每位考生來說每輪只能投檔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檔,意味著前面志愿都投不進而后續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體條件限制(如色盲考生報考某些醫學類專業),或單科成績(如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專業對外語設最低分)不符要求等因素,上線投檔后也可能還會被退檔,而一旦退檔就表示一輪一次投檔機會已被使用,將失去本段錄取機會,本段其他志愿不可能再投。
誤區三:只選“名牌”只認“熱門”
名牌高校往往凸顯“報考人數多、分數要求高”等特點,近年多數名牌高校專業投檔線普遍拉升。即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某些非名牌高校的專業也會有其特色或很有實力。何況,專業冷門或熱門是相對的,招生時分數高挺熱門的專業,畢業就業有時卻變成了冷門。過分在意大學的排名或專業熱度,將導致填報志愿風險放大。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