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卷專家解析來了!(2)
2019-06-08 17:12:09首都教育
2.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試題發揮學科優勢,既追根溯源,又展示流變,多角度多層次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參考例題
第12題以絲路考古成果為例,考查中國古代文明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傳播及影響。
第13題從文獻學角度入手,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理念。
第37題第(1)問展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文化認同與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揭示出中華民族形成的內在合理性和民族團結的歷史必然性。第(2)問則以清末民初的中國為背景依托,涉及歷史上的優秀思想成果在此背景下的復興與傳承,以及面對時代使命,仁人志士的探索與實踐。37題這兩小題既揭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又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意在增進考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時代使命感。
第41題第(2)問以清代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為切入點,引導考生從園林建筑視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和內涵。
3.注重社會、人文關懷
試題以主干知識為載體,創設與現實問題相關的歷史情境,既考查考生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又引發考生對現實問題的思考。
參考例題
第16、21、22、23、40(1)等題分別涉及到京津冀一體化、社會改革、世界政治與經濟等當今中國與世界的重大議題。
第20題和41(2)題則關注了重大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這些都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從歷史的角度加深對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解,培養歷史使命感。
4.注重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試卷在命題形式上有所突破,例如37題第3問要求考生依據近代美國的相關史實,獨立設計一組思考題,綜合性地考查了學生對教材的掌握程度,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創新性和思考深度。
2019年的高考歷史試題啟示我們在日常的中學歷史教學中,要充分體現立德樹人的原則,要關注優秀傳統文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同時要充分依托教材,落實主干知識,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斷提高歷史教學的水平。
點評專家
李曉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郭井生: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級教師
趙文龍: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高級教師
冉 峰: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高級教師
郝萬清:北京市第二中學 高級教師
政治
2019年北京高考政治試題彰顯北京特色,強調綜合性、開放性、選擇性,注重核心素養的考查。試題注重承上啟下,實現平穩過渡。
一、樹立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
試題精心選擇內涵豐富的時代素材,引導青年樹立遠大理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參考例題
第30題以人大引入專業機構開展第三方執法評估、建立預算審查聯系代表機制等創新工作的新舉措為情境,引導學生感受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機和活力,感悟社會主義民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堅定制度自信。
第28題,“騎著怪異飛行器的郵遞員”這一異想天開的暢想變成“送貨無人機”的現實,鼓勵學生敢于夢想、樂于追夢、勤于圓夢,用青春的奮斗書寫青春的中國。
二、堅持立德樹人,突出政治意識
2019年北京高考政治試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理想信念、家國情懷貫穿全卷,發揮高考的育人功能。試題突出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公共參與等內容。
參考例題
第38題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為主題,通過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讓學生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敘事中感受國家的發展變化,增強政治認同,提升“四個自信”。
第27題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各校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課程為話題,關注同學們在這些不一樣的學習中所收獲的成長,弘揚勞動精神,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正確價值觀。
三、反映時代特點,突出北京特色
北京高考政治試題反映時代特征,通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引導學生思考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參考例題
第30題人大工作機制的創新、31題人民陪審員的第一次抽選等,折射出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新成果。
試題北京特色鮮明,“城市綠道”“長城文化帶的保護發展”“冬奧會”“世園會”等素材,展示了首都歷史文化風貌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參考例題
第29題通過北京城市綠道建設,感受北京人居環境的改善,體會城市規劃中的人文關懷。
四、重視綜合考查,突出核心素養
試題堅持素養導向,力求通過學科任務、問題情境、學科內容的有機融合,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試題強調綜合性與創新性,將學科內容的考查置于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學科任務,綜合評價學生理論水平和創新思維能力、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參考例題
第31題“抽選人民陪審員”、第32題“軌道交通冬奧支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示”等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公民參與、社會發展、依法治國等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和社會參與能力。第38(3)題以“70年長歌未央”為切入點,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哲學和文化的知識,闡述對“歌以詠志”的理解,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理論多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激發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第38(2)題呈現1978—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等經濟圖表,要求學生準確解讀圖表信息,嚴密推理,揭示其中的經濟學邏輯關系。在學生展示知識的結構化水平和基本的學科思維方法的過程中,考查學生科學精神的核心素養水平、論證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感悟歷史性變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五、貫徹實踐育人,突出知行合一
試題將社會參與中的規則意識、程序意識、權利與義務意識滲透在試題中。以公共事務中的現實問題為試題情境,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思考民主監督的作用,體驗民主決策的價值。
參考例題
第32題引用了軌道交通冬奧支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示,要求考生從綠色發展、公民參與、依法依規、社會發展等角度認識環評公示的價值。
第41題(3)要求考生從哲學角度闡述如何建設“美麗家園”,實現人類文明與地球生態共生共贏。
2019年北京高考政治試題重視整體設計,不斷完善考試內容,創新考查形式,豐富評價手段,強調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強調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強調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試題選材生動鮮活,覆蓋面廣,從身邊到社會、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內到國際。卷面圖文并茂,呈現方式多樣。試題強調對核心素養的考查,積極推動考試評價向2020新高考平穩過渡。
點評專家
劉媛: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中學高級教師
李嵐: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中學高級教師
馬彩云:北京延慶教科研中心 中學高級教師
邰美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中學高級教師
張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