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2019-06-03 09:06:25網絡資源
1、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目標有哪些?
、僭趦灮Y構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诨緦崿F現代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③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苌鐣U象w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生活。
3、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么?
①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谌姘l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社會各領域發展。
、蹍f調發展,就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④可持續發展。
4、科學發展觀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主旨是發展。
、賰灮a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
、谧咝滦凸I化道路,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道路。
③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④統籌區域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