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的三個誤區,一旦選錯,高考分數再高也白搭
2019-05-30 15:58:42騰訊網
五月的最后幾天里,相信很多高三學生都是憋足了勁兒等著六月的到來,如果說高考是對學生的一次審判,那么這個審判還沒開始就已經讓不少學生提前給自己判了刑,即使那些能在不緊不慢的時間中熬過來的學生,也大多都是身心俱疲。高考考完就輕松了,完事了,解脫了。這是大多數學生咬牙堅持的動力,高考,也是他們能看到的最近的終點。
然而作為一個多年前從高考走出來的前輩來說,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高考從來都不是結束,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又一個開始。因為只要在學習的這條路上前行,就不會有“結束”這個詞的出現。
在大多數家長和學生看來,高考考完就可以不用再提心吊膽了,只需要安心等待分數下來即可?墒俏覀兌贾赖确謹迪聛碇螅o接著就要填報志愿了,這期間根本不夠時間去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及專業后再去選擇。所以高考結束后學生最好再短暫的休整之后就開始選擇專業的準備工作,即使是這樣也仍有一些專業選擇的誤區會被我們撞上,一旦選錯就只能嘆一聲可惜了,分數再高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1.重點關注就業率
選專業在很多家長和學生來看就如同選工作,即使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架不住就業率高的專業的誘惑,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會開始考慮現實和未來了。不過過分的把未來的美好憧憬放在就業率上只是我們理想的一種生存狀態,而實際上學生能不能克制自己把這門專業堅持學習下去?能不能把這門自己興趣不高的專業學好學精?能不能在畢業后順利在這門專業對應的行業站穩腳跟?這些都是未知的。畢竟選擇一門興趣不大的專業,這對學生本身來說就是一個艱難的開始。
2.專業認知的草率
如果把大學的各種專業匯聚到一起,絕大多數人都會看花眼。而對于專業知識認知有限的家長和學生來說,一些名稱差別不大的專業更是讓人頭疼。相信有很多家長在幫孩子對專業進行甄別的時候會下意識的把相似名字的專業看成是一種,雖然心里知道它們之間是存在差異的,但是到底是哪些差異就很草率的忽略不計了。以致于學生在進入大學的專業學習之后才知道這和當初自己設想的職業發展方向完全不一樣。
3.抗拒專業調劑
填過高考志愿的人都知道,在志愿選項的下面有一個專業調劑的選項。這個選項存在有一個好處是增加學生進入目標大學的機率。當然好處之外也存在著遺憾,那就是專業不能自主選擇。因為對專業重要性的認知,所以很多家長和學生寧愿選擇第二志愿也不愿意同意調劑。其實大學的專業調劑不過是用來均衡冷熱門專業學生的一種方法,很多同意調劑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反而很慶幸當初自己沒有抗拒專業調劑。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