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文化生活》核心考點
2019-05-30 13:49:56網絡資源
一、運用“文化的作用”相關知識分析“為什么”方面的問題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5.民族文化在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現實中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對當前的社會與個人發展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6.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7.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
8.文化發展能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也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措施類”知識分析“怎么辦”方面的問題
1.怎樣對待傳統文化(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2)把握好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3)在實踐過程中,堅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2.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1)尊重文化多樣性,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通過商業貿易等途徑,運用大眾傳媒等手段加強與外來文化的交流,熱情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3)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這就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怎樣進行文化創新(1)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2)重要途徑①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3)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4)基本要求:處理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5)克服錯誤傾向: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以及“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傾向。(6)內容形式: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和傳播手段創新。
4、優秀企業家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示范作用。
①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弘揚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
、跇淞⑽幕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成為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的時代新人。
5、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意義。
①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趥鹘y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有利于增強兩岸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凝聚力;
、畚幕J同推動著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芪幕a業交流為兩岸經濟合作增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萃苿又腥A文化繁榮興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6、分析傳承與弘揚探月精神的時代價值:
①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傳承和弘揚探月精神能夠為我國勇攀科技高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趥鞒泻秃霌P探月精神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
、勰軌蛲苿游幕瘎撔拢鰪娢幕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
7、五四精神產生于時代,也將成就時代。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偻诰蛭逅木裉N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陂_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酆霌P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ㄗⅲ嚎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科學修養”等方面作答)
8、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應如何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
、僮龃笞鰪娭髁鬏浾,要堅持媒體內容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谧龃笞鰪娭髁鬏洠劳鞋F代技術,充分利用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傳遞、溝通、共享文化的強大功能,通過創新傳播平臺和技術方式推動主流輿論傳播。
③做大做強主流輿,要積極推動新聞媒體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軟實力,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
三、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俸霌P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主心骨”的作用。
、诤霌P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酆霌P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
⑤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每個公民都要積極投身于文化建設實踐,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四、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賵猿竹R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诖罅訌娚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哿⒆阌诎l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不斷創新。
、茉鰪娙褡逦幕瘎撛旎盍,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⑤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⑦抓住思想道德建設這個中心環節。
、鄨猿种袊伯a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釄猿忠匀嗣駷橹行牡膭撟鲗,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