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政治主觀題
2019-05-28 16:23:35網絡資源
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文化多樣性
1.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
2.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倫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3.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4.重要性
(1)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2)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3)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4)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5.要求
(1)態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2)原則:遵循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則(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
文化交流與傳播
1.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大眾傳媒具有文化溝通、傳遞、共享的功能,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2.意義
(1)外域文化傳入中國,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
(2)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3)吸收各國優秀文化成果,促進世界文化繁榮與發展
3.要求
(1)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2)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3)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傳統文化
1.表現
傳統習俗: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有持久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傳統建筑:獨特的結構體系、優美的藝術造型、豐富的藝術裝飾,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傳統文藝:包括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思想:包括理論觀點、學術思想、道德觀念,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2.特征(1)繼承性。(2)相對穩定性(3)鮮明的民族性
3.重要性
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紐帶。
傳統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凝聚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根基
4.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包括促進文化繼承、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
文化繼承:
1.傳統文化的作用具有雙重性。順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人們精神需求,起促進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
2.繼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文化發展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繼承。
2.發展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體現時代精神
3.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決定文化發展方向。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運動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文化創新
1.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系
1)文化發展的實質是文化創新
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3)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
文化創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2.要求
1)根本途徑(基本要求)立足社會實踐
2)批判繼承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體現時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促進文化交流借鑒融合。吸收外國文化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保持文化民族特色。深深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4)發揮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作用
5)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