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高考 家長能幫助高考生做什么
2019-05-28 12:35:40網絡整理
高考的時間快到了,考生、家長都難免處于嚴重焦慮期,考生厭學、家長沉不住氣,電光火石,一觸即發,高考,不僅僅是拼知識,還拼體力、拼心態,如何平穩的度過,俗話說,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心理咨詢師靜好為大家指點迷津,愿各位家長珍惜這段陪伴孩子高考的日子。
首先家長應尊重孩子,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找孩子的優點,全面評價孩子,努力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只有家長懇切地提出希望,使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前途,孩子才會進步得更快。
換位思考找問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面對孩子們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
平等交流穩情緒
家長們要忌從學習入題,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講學習成績,這樣會讓孩子心里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后,再談正事。
自控情緒會傾聽
家長還要學會穩定自身的情緒,學會傾聽。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逾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后,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傾聽孩子的心聲,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和孩子溝通,幫助指導子女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對孩子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虛心接受并予以重視。
允許犯錯少束縛
在適當的時候,還是可以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適當減負少壓力
減少孩子的負擔也是不錯的選擇。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孩子們討厭生活,希望家長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適當地給他們玩的時間,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其次就家長如何系統處理談談我的想法:
1、悅納自己,悅納孩子。悅納自己的一切----請無條件地、全盤地接受你自己,不管是你的長相還是學識,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在悅納自己的前提下,設計你自己的人生之路,包括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日常規劃。調適自己的情緒:為完成你的人生終極目標,調適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健康是必要條件。家長悅納自己是減少焦慮情緒的有效方法。
悅納孩子。當孩子出現了不理想情況時有的家長擔心焦慮,有的家長泰然處之;有的家長抱怨生氣,有的家長積極應對。但不論哪一種做法,我覺得前提都應該是接納,當然,最好能做到“悅納”。接納孩子的進步,更接納孩子的退步;接納孩子的優點,更接納孩子的缺點。當然,要接納好的方面是很容易的,但要接納不好的方面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但如果你真的想改變的話,就必須試著去接納,接納是教育的開始。
接納就意味著理解和包容。幫助孩子的第一步是接納孩子。你不接納孩子,孩子自然也不會接納你,而如果孩子不接納你,那么你的教育只會是對牛彈琴,甚至會刺激得牛兒火冒三丈。
2、注重溝通,巧用話術。
溝通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在此不多言。
講一個寓言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走來了,他用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不只要了解孩子的心,還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了解,這就需要掌握溝通話術和技巧了。我建議家長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首先要做到充分的傾聽,然后要準確地領會到孩子語言深處的心情,向孩子表示出你的體諒和共鳴,這樣孩子才能拉近親子關系,有助于有效地引導孩子。
3、擅抓亮點,及時鼓勵。對待孩子要不吝贊美和鼓勵,關于“賞識教育”我想家長們的了解不會比我少,在此不多說。
但在在落地運用的時候卻不能盡如人意,運用不當會給孩子留下“虛、假、空”的感覺,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具體細致地觀察我們的孩子,及時發現孩子的亮點和轉變,真實懇切地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4、穩對反復,溫柔堅持。孩子無論在學習還是其他方面,有進步也會有反復,在遇到孩子反復或者退步的時候,家長在態度上一定要沉著從容,這樣才不至于給孩子更大壓力,造成負強化或者惡性循環;但同時一定要“溫柔地堅持”已定的目標和方法,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改正和調整,以便輕裝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