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焦慮癥表現是什么 怎么克服
2019-05-28 10:38:13網絡整理
高考靠前焦慮癥的表現是什么
情緒焦躁
面對高考,每個考生都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會使我們的身體出現緊張的狀態,適當的緊張狀態會激活我們的神經系統,使我們保持一個良好的興奮狀態,可以更好地面對高考,但是過度的緊張,就會出現激動、煩躁、自制力降低等現象。
經常走神
在高考的沖刺階段,一般我們會進入自由的復習,在復習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靜不下心來。干什么都跟心里漲了草一樣。這也是焦慮癥的一個表現。
思維遲鈍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出現視聽困難、記憶力降低等癥狀,在考試的時候什么都記不起來,除了考場又都想起來了,思維變得遲鈍,混亂。
失眠、食欲不振
還有一些考生因為平時的學習方法不科學,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直很緊張。出現錯題就著急,在這種情緒下越做越錯,惡性循環。其實這也是焦慮癥的一種表現。
怯場、厭學
還有的考生一想到考試就想放棄,總覺得學的不好,考也沒有用,就破罐子破摔。有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不一定是真不想學習。也可能是焦慮癥所致。
如何克服高考焦慮癥
1、端正認識
上大學固然是一條康莊大道,但決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高考與其他考試一樣,是一次對考生現有知識水平和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測試,考生沒有必要過分緊張,而應該大膽地、全力以赴地投入高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要去管考試的結果,考得上當然高興,考不上也不等于前途渺茫,平靜地對待高考,這或許就是那些平時成績一般而考時能超常發揮的學生成功的主要原因。
2、樹立信心
信心是成功之本,自卑的人常常扮演失敗的角色,超越自卑,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決不會付諸東流。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成功即會向你走來。
3、放松自己
高考中,幾乎沒有一個考生不緊張。稍稍緊張一點本是好事,運動員聽到“準備——”,立即,能量被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演講或辯論中,精神緊張,就能使人思維敏捷,妙語連珠。但過分的緊張會導致失敗。故有“高考恐慌癥”的考生,務必放松自己,不要老想著考試,考前可做些自我行為訓練,如做做操,散散步,打打球,聽聽音樂。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