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篇:勇于認清現狀 學會自我減壓
2019-05-28 09:36:06網絡整理
高考臨近,不少考生感到壓力不小,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這會對考生水平的正常發揮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市一中高三宏志班班主任任堅堅提醒,考生只有調整心態,從心出發,才能最終贏得高考。
強化自信認清現實
隨著高考日期一天天臨近,很多考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好好梳理一下平時的成績,確定與現實相符合的目標。
考生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對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責備,要善于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告訴自己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但只要及時改變方法、調整計劃,制訂階段性目標,讓自己處于一種理想的奮斗狀態,在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激發自信心,就一定能奪取最后的勝利。
學會減壓降低目標
面對高考,不少考生感到壓力大。對此,考生必須學會減壓,要清醒地認識到抓緊復習、積極備考是正常的,心態一定要放平,用平常心對待考試,把壓力變為動力,不要因盲目與他人比較而產生煩躁感。
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制訂自己的復習計劃,做到以“我”為主,緊張而不慌亂,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要把平時訓練當考試,盡量以平靜的心情來復習備考。
建議考生降低心理預期目標,不要總想著一定考上名牌大學,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畢竟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而不是全部。
考生應該每天抽出一點兒時間,看看新聞、翻翻雜志,給自己放松一下,千萬不要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讓精神過度緊張。
掌控節奏保持精力
面對高考,考生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學習節奏、生活節奏和運動節奏,要講究步步為營,穩中求勝,踏踏實實、按部就班完成每天的學習計劃,積每天的小勝為將來高考的大勝,一定不要讓外界因素打亂自己的節奏,影響備考狀態。另外,一定要有應付考試突發情況的對策和心理準備,做到有備無患。
考生要保持精力,調節好自己的生物鐘,按時睡覺不熬夜,放松心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消除不良情緒。充足的睡眠能緩解焦慮情緒,讓身心保持最佳狀態,從而幫助考生贏得高考的勝利?忌记扒f不要搞疲勞戰,因為身體極度疲累會讓人產生心理疲累,導致睡眠不足,從而引起情緒不穩、心情煩躁、注意力不集中。
高考進入倒計時階段,不管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考生都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奔跑,F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手邊清楚的事,希望每個考生都能掌控節奏,自信、輕松、健康地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