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2019-05-26 14:57:42網絡資源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將熱力環流模型擴大到全球。(一般氣壓帶的跨幅為10°左右)
【赤道低氣壓帶,0°為中心】 赤道附近溫度較高,空氣膨脹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高空則形成高氣壓,流向兩極方向。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最終在北緯30°高空偏轉成西風。氣流源源不斷從赤道上來補充,越堆積越多,最終氣流被迫下沉。
【副熱帶高氣壓帶,30°為中心】氣流被迫下沉在地面堆積,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高壓氣流流向赤道和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偏轉成[東北信風帶]。流向高緯度的偏轉成[西風帶]。
【極地高低壓帶,90°為中心】極地周圍氣溫較低,空氣收縮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極地)高氣壓帶。高壓氣流流向四周,形成環繞極地的[極地東風帶]。高空氣流則下來補充。
【副極地低氣壓帶,60°為中心】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在60°附近相遇,來自低緯度的暖而輕氣流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