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范文:社會大潮
2019-05-24 16:17:20高考網整理
【作文題目】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每年錢塘大潮來臨之際,都會成為一個新聞熱點。大潮涌動,是觀潮者、弄潮兒的節日,也是很多家庭和部門擔憂的時刻。
每當社會大潮來臨之際,情況也大體如此。
請你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襲。
【范文欣賞】
時代浪潮下的共存
微、輕、淺、快與古樸厚重,潮流與傳統,時尚與經典……在本次的話題中,兩方貌似森嚴對壘的詞匯,讓我們很容易就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摒棄浮華,選擇經典。
然而,現實生活永遠不是非對即錯的算術題,尤其當我們身為局中人,每天面對海量信息的包圍時,更難 從中 把 握自我。作為技術變革引發的時代潮流——微閱讀,在可預見的未來絕不會衰退;而我們對傳統文學的“熱忱”,也未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正如我們會報以極大的熱情去謳歌田園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簞一瓢足矣”都被冠以神圣的光環,而當我們真正體驗到這種生活時,卻甚少能發出源自內心的贊嘆——知青一代,大抵是很少會對過去謳歌的。現代物質社會的種種享受,使我們對先賢的向往只能永遠停留在精神世界。而當社會經歷口頭、手寫、印刷和電子四個傳播時代后,閱讀的大環境已改變,此時“深”與“淺”已不再是問題,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信息的旋渦中學會自救、沖浪然后享受。
除去技術上的變革,更為重要的是,時至今日一個無法回避且略顯尷尬的問題正呈現在作家面前:“讀書的人”與“讀書人”,早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這種分歧的濫觴可以追溯到明中期,如群眾喜聞樂見的《金瓶梅》,自然不是以文以載道為目的。事實上,從漢賦至唐詩,從宋詞到小說,傳統文學本身就存在一個一步步走向大眾化的過程。而在我們這個時代,現代媒介的出現以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更將這種改變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讀書不再是士人的壟斷,士農工商涇渭分明的等級早已打破,閱讀——正如早年某個關于余秋雨文集的段子一樣——已經深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和吃飯、穿衣、旅游并列的事情。那么閱讀最本初的面目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為何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