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學院2019年招生章程
2019-05-24 15:58:59陽光高考
濱州學院2019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為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濱州學院的具體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一條 本章程適用于濱州學院普通本、專科招生工作。
第二條 濱州學院招生工作貫徹執行“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的原則,德智體美等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第三條 濱州學院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學校概要
第四條 學校全稱:濱州學院
第五條 學校代碼:10449
第六條 辦學層次:本科教育
第七條 辦學類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第八條 頒發證書:學生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修完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取得規定的總學分,德、智、體、美、勞等達到畢業要求,頒發教育部監制的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畢業證書。符合國家和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標準的本科生,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
第九條 學校地址:山東省濱州市黃河五路391號 郵編:256603
第十條 學校概況
濱州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孫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區、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鎮師范學校,1983年更名為濱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濱州學院。2012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成功獲批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A類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10月順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校校園占地131.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1.3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5.38億元。設有21個實驗中心(室),其中2個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9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76.4萬冊,電子圖書112萬冊。設有19個二級學院,60個本科專業、29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000余人。
圍繞辦好獨具特色的本科教育,學校借助全國第一所培養飛行員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先發優勢,努力做大做強航空特色,航空學科專業規模日益擴大,辦學條件日趨完善,社會聲譽持續提高。擁有波音737-300飛機科研教學實訓平臺、飛行模擬實驗室、空中交通管理實驗室、CCAR147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中心等教學實驗實訓平臺35個,建有民航飛行人員執照考試點和CCAR66部民航維修人員執照考點;先后與山東航空公司等20家航空公司聯合培養航空專門人才,已向民航業輸送飛行員、機務維修、簽派、管制員、空中乘務等專門人才4000余人,400余名畢業生成長為機長。飛行學院教師團隊獲批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校航空特色受到了國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行業企業的一致認可,國家民航局原局長李家祥、楊元元,民航英雄楊利偉等領導多次到校檢查指導工作。學校航空特色已經成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
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著力打造航空、生態環境、化學化工等7大應用型專業群,形成了以工科為主,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理、工、文、教、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支撐的學科專業結構布局,飛行、化工、生物技術、計算機等4個專業(群)獲批立項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在山東省率先實施二級學院理事會建設工程,成立學校理事會和14個二級學院理事會,二級學院辦學活力不斷釋放。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校企合作單位達到300余家,合作專業達到19個,6個專業(方向)實現“訂單式”培養;獲批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二級學院被評為“山東省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連續7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單位,獲得立項423項;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包括“挑戰杯”國賽在內的國家級獎勵2174項、省部級獎勵3710項。畢業生就業率持續在90%以上。
學校堅持引育并舉,實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黃河英才工程”“聚英計劃”,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1427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山東省優秀教師5人、山東省教學團隊5個,“黃河英才”特聘教授4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68人。聘請8名院士擔任學校名譽院長、顧問或客座教授,聘任兼職教授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200余人。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實施“一流學科建設計劃”“1355科技創新工程”,不斷強化優勢特色,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有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基地)、5個省級(社)科普教育基地、7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基地)和30個市廳級創新平臺。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課題67項,省部級課題496項;發表SCI、SSCI、EI收錄論文742篇,CSSCI期刊論文90篇;出版學術專著278部;授權專利912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6項。《濱州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名刊”,“孫子研究”欄目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學校是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等30家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
學校積極服務社會和行業,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兩區兩圈”“民航強國”“富強濱州”等發展戰略,制定實施《服務黃河三角洲行動計劃》《服務航空業行動計劃》《服務“富強濱州”十項重大行動計劃》,與山東社會科學院、濱州市政府、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國際機場、濟南機場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博士企業行”活動,承擔服務項目400余項,開展合作研究400余項,轉移轉化科研成果30項。2012年被批準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累計培養各類人才4萬余人。
學校不斷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45所大學、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先后舉辦了市場營銷、學前教育、軟件技術等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不斷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綠色、文明、平安、和諧、美麗校園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獲得“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平安校園”等40多項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報》《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民航報》《中國航空報》《大眾日報》《高教領導參考》、光明網、大眾網等媒體多次對學校改革發展情況進行報道,學校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十一條 濱州學院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計劃,討論決定招生重大事宜。
第十二條 濱州學院招生就業處是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濱州學院普通本、專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學校不委托個人和機構從事招生工作。
第十三條 濱州學院紀委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