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替河山裝錦繡 把國土繪丹青
2019-05-23 10:10:30陽光高考網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林學?
林學是一門既傳統,又現代的學科。說它傳統是在于它對森林,木材,相關的環境,以及動植物資源的認知廣度和深度;說它現代,是因為它將樹木遺傳工程、自動控制和液壓技術等尖端科技運用于實際的林間操作與研究。既有生物科學研究,又涉及工業技術科學。簡單來說,林學是一門研究如何認識森林、培育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學科,是在其他自然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穆琳,在談到該校林學院時表示:“林學可以說是一個孵化器,北林大現有的很多專業,如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都是從林學專業中發展獨立出來的。”
林學學什么?研究什么?
林學的研究方向除了傳統的造林、種樹培育、森林生態學、環境學外,近些年如何科學的管理森林,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怎樣在兼顧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對森林、林木以及野生動植物等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應用,也是林學研究的長遠方向。
林學的學習內容比較廣泛,很多課程應用性較強。比如:從宏觀上調控林業的林業經濟管理、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等;從微觀上照顧林木的植物生長與遺傳、土壤肥料學、營養學、生物技術、病理學;從多角度保護林木的植物學、昆蟲學、環境學;還有運用現代技術觀測林區的測量與遙感等。當然,不同的院校會在課程設置上各有側重。
二、專業與就業
2025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力爭達40.8%
說起森林對環境和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我國著名林學家梁希早在《民生問題與森林》一文中就作過精辟的論述:“森林是人類的發源之地,人類所以發展到現在地步,都是森林的功勞。后來農、林分業,農家管著‘衣’‘食’,林家管著‘住’‘行’。所以那個時代的民生問題,一半是靠農業,一半是靠林業。進入19世紀以后,森林不但管著‘住’‘行’,而且管‘衣’‘食’的一部分。”
現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林業發展問題。林業在維護生態安全、滿足林產品供給、發展綠色經濟、促進綠色增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森林資源和林產品的占有,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物質文明的重要標志。
2017年5月16日,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規劃》指出,2025年我國森林覆蓋率要力爭達到40.8%。“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建設,以此提升城市生態功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拓展綠色發展空間。
這一組組數據難看出,國家對森林環境和林業發展建設是非常重視的。從近些年的環境狀況來看,林學專業肯定會越來越被重視,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到各地城鎮鄉村,基本可以達到全覆蓋,對林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將會不斷增多。
林學專業三大就業方向
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林學專業每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2500-3000人,就業率近兩年逐步增高,2016年全國就業率區間在85%-90%。男女比例為:男生52%;女生48%。
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
一是從事林場、林業站的技術指導工作。畢業生可到國家和省、市、縣各級林業局、林場、林業站、種苗站等,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森林保護、行政管理與技術指導工作。
二是園林公司、種苗公司技術崗位或者管理崗位。畢業生可到園林公司、種苗公司,從事種子生產、育苗、造林科研技術開發、生產及管理工作。
三是與林業相關的研究、教育機構。如在環保、園林、規劃設計、科研、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森林保護、經濟林培育與加工利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城市園林綠化、公園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生產、行政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