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我們自己的醫學
2019-05-22 14:38:24陽光高考網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中醫學?
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簡稱,是一個和西醫相對而言的概念。很多人把中醫稱為國醫,也就是我們自己的醫學。“中醫學是在傳統哲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養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劉曉輝老師這樣介紹到。關于社會上一些人對于中醫學存在的認識誤區,劉老師認為,“中醫學理論體系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中醫學在數千年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但始終沒有離開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等優秀傳統文化和理論的支撐,也始終堅持整體、恒動、天人相應的觀點,有它自身獨特的生命觀、疾病觀、預防觀、整體觀、自然觀、治療觀和辨證觀等,更具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更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先行者,其臨床療效確切,數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貢獻。”劉曉輝老師形容。
中醫學學什么?
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為例,在本科階段主要學習的基礎課和專業課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內經、方劑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藥理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中醫各家學說、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中醫急診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內科學、中醫外科學、針灸學等。 各校偏重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所差異,考生可具體查看各校詳細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二、專業與就業
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中醫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6000人至18000人,近兩年中醫學專業本科就業率為:2015年(75%-80%)、2016年(85%-90%)。
未來15年行業發展進入先行領域
國務院于2016年2月份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7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中醫學畢業生是我國極為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醫學事業的希望。關于中醫學專業的就業情況,下面我們看幾個數據: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52%,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02%,山東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77%,江西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26%,湖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1.07%。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藥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具體指出,十三五期間,中醫藥人員增量占衛生人員增量的15%,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總量達到89.33萬人;衛生機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達到69.48萬人,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達到0.4人。
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在未來15年中,中醫藥會是發展的先行領域,政策的助推是最有利的支撐,而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正不斷加大。因此,未來對中醫藥人才旺盛的社會需求給中醫學畢業生的就業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中醫學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征,以其獨特的診療方法,始終受到人們的青睞,并歷久彌新。在未來社會,掌握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基本知識,了解中醫學科和現代醫學發展方向的中醫學人才,將特別走俏。
畢業生六大就業方向
1.中醫臨床醫療工作。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醫療衛生單位如各級中醫院、各級綜合性醫院中醫科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由于競爭激烈,目前本科畢業生留在大城市大醫院從事臨床工作的機會較少,主要去向為縣級、鄉鎮級醫院。
2.科研教育工作。畢業生可選擇在中醫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教育等工作。
3.中藥研制、開發或藥物銷售工作。畢業生可選擇在藥廠或醫藥公司從事中藥研制、開發或藥物銷售工作。
4.國內升學或出國留學深造。提升綜合能力與學歷層次,增加擇業資本,提升就業競爭力。研究生畢業再就業,相對會容易許多。
5.中醫養生等預防保健機構。近年來,中醫養生大受青睞,擅長針灸的學生可以考慮這個就業渠道。
6.轉向全科醫生。隨著農村、社區醫療事業的發展,選擇在社區、街道醫院或基層醫療工作單位做全科醫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在偏遠的中小城市、縣城或鄉村,這方面的人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劉曉輝老師認為,“從現實觀察來看,專業技術好,溝通能力強,職業勝任力水平高,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