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學生入駐“月宮”200天 創世界紀錄
2019-05-20 21:09:31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早上七點鐘起床,量體溫、血壓,稱體重……盡管感受不到陽光照到身上的溫度,但走進植物艙,感受著植物的朝氣蓬勃,這一點點缺憾也就消弭殆盡了。”1月26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褚正佩和同伴結束了200天的“月宮”生活,走出實驗艙。
“月宮365”實驗第二次換班儀式當天舉行。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換班以來,二組4名志愿者劉光輝、伊志豪、褚正佩、王偉已在“月宮一號”實驗艙中連續駐留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羅斯科研人員創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中連續駐留180天的世界紀錄。“月宮一號”的系統閉合度與運行時間也達到國際最高水平。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劉紅介紹,“月宮365”實驗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一個生物系統如何實現為不同代謝水平的乘員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統穩定。自實驗開始的260天以來,“月宮一號”總體運行情況穩定,各儀器設備工作正常,艙內各種蔬菜糧食作物生長良好,二組4名志愿者各項生理指標記錄準確。
儀式上,此前曾完成第一階段為期60天實驗的一組志愿者劉慧、劉佃磊、胡靜斐、高寒在國旗下宣誓,并在現場人員的共同祝福下再次進入實驗艙內,開始第三階段為期105天的實驗。二組志愿者與一組志愿者進行工作交接,于當天16時至18時出艙并接受醫學觀察。
按照實驗規劃,在為期105天的第三階段實驗中,志愿者除日常工作之外,還要針對各種突發故障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測試“月宮一號”的耐沖擊性,深挖其發展潛力。
劉紅表示,此次“月宮365”實驗結束后,將積極爭取我國月球/火星探測器的搭載機會和資源,在月面/火星表面開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通過與地面平行實驗的對比分析,獲得地面大型系統模擬結果的矯正參數,為未來將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研究獲得的設計運行參數應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礎。
“月宮一號”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是保障人類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長期生存所需關鍵技術。在這項技術應用到空間探索前,必須進行地面演示驗證實驗,并通過實驗發展系統穩定運行調控技術。
2013年10月,劉紅團隊研制出地基綜合實驗驗證系統“月宮一號”,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了持續105天的我國首次長期高閉合度集成實驗,標志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后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也標志著世界首個由“人—動物—植物—微生物”構成的四生物鏈環人工閉合生態系統成功建立。
“月宮365”實驗2017年5月10日開始,將于2018年5月10日結束,成為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實驗進展被海內外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引起全球關注。2017年12月18日,“月宮一號”入選世界頂尖科學雜志之一的英國《自然》官網發布的2017年最佳科學圖片。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