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 山水園林中建起校園“航母”
2019-05-20 20:25:44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在中國高校中,一校有三個湖的不多見。南昌大學是一個。記者在該校前湖校區看到,這里山環水繞,風光綺麗。龍騰湖、潤溪湖等水系蜿蜒于整個校園。
傳說中,該校前湖校區正門是全國高校中最大的一道門。整扇門呈圓弧狀,總長數百米,高數十米。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國傳統的牌坊式建筑風格,陽光照射下,“南昌大學”四個大字熠熠閃光;另外三分之二仿照羅馬建筑風格,深紅色的大理石材料凸顯厚重。門前空曠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尊“世界和平女神”像。我們采訪時,不少游客正在校園游玩觀光。
三個湖穿行校園
南昌大學總共占地面積537公頃。在5個校區中,景色最美、面積最大的要數前湖校區。這里綠化率達53%,到處綠樹成蔭,儀鳳山和來龍山保留著原生態植被,處處鳥語花香。每間教室和宿舍都能看見校園的美麗風景。
前湖校區呈扇形布局,位于中心的教學主樓,是整個校區的標志性建筑,但被綠樹嵌在校園深處,翻過校園的“來龍山”才得一見。教學主樓由南昌大學師生自行設計。空中俯視教學主樓恰似一只眼睛,透過天窗,望穿蒼穹,學子將之稱為“智慧之眼”。
透過校門看去,“格物致新,厚德澤人”八字校訓在“來龍山”下格外顯眼。龍騰湖、潤溪湖和尚未命名的湖等三個湖在校園內穿行,山清水秀,小橋流水,盡顯園林風格。正門的右邊,清澈見底的龍騰湖水隨波逐流,與前湖對接,兩條金光閃閃的龍形雕塑矗立在扇形的中心廣場,異常壯觀;左邊,20層高的圖書館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隨波蕩漾,與周邊樹木、草坪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潤溪湖緊挨著南門,旁邊的小坡上綠樹成蔭,桃花盛開,我們仿佛來到了森林公園。三月暖陽灑落,草坡上坐著的學生們或誦讀,或閑談,或靜思。
走進學生宿舍樓,十多平方米的本科生宿舍,4人一間。從宿舍舉目望去,遠處綠樹掩映的體育館、籃球館、游泳館一覽無余。
江西唯一的“211”高校
“我們學校是江西省唯一的‘211工程’高校。”南昌大學學生最引起自豪的是,學校是江西高校的領頭羊。
“佳山,佳水,佳人,佳風,佳樓”,這是對南昌大學最貼切的詮釋。該校1997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結束了江西無全國重點建設大學、無博士點、無院士的“三無”歷史。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南昌大學。合并后的南昌大學學科涵蓋文、理、工、醫等,開設11個學科門類的96個本科專業。
學校正在打造江西省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艦”。該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國家級臨床藥理基地1個……
人才培養結合地方優勢產業
“我們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贛學列為南昌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贛客方言數據庫和較為齊全的近代江西報紙和期刊收藏中心。”人文學院學生小劉如數家珍。
學校人才培養結合地方產業優勢,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緊扣江西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農業、新文化等優勢產業項目,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學校先后與江鈴汽車、洪都航空工業集團等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十五”規劃期間,學校為地方、企業服務的橫向科研項目達572項,有218項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產生經濟效益15247萬元,成為江西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重要源泉。
學校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將各類競賽作為育人平臺,倡導競賽的“三結合”,即:把競賽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把競賽與科研和服務社會結合起來,實現“產、學、研”相結合;把競賽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強調活動的群眾性和學生的參與性,在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提升實踐能力。作為全國首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單位,該校還向本科生開放實驗室、科研項目,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確定項目,跨專業、跨學院組成科研小組。
在京招生計劃在一本線上完成
南昌大學一些學科按大類招生,如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對外漢語)、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歷史學類(歷史學、檔案學)、哲學類(哲學)四個學科按大類進行招生。本科生在頭4個學期學習學科基礎課程,第5學期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程。
南昌大學近年在京投放的專業大都是特色專業,招生計劃為20人左右,在本科一批錄取。該校在京招生計劃均在本科一批線上完成,但一志愿生源均有不足,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均為當年的本科一批分數線。今年,該校新增西班牙語專業,目前分省招生計劃正在制訂中。
該校招生辦老師肖教燎介紹,往年,醫學類、新聞、中文類專業比較受北京考生歡迎。今年學校計劃把食品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重點專業投放到北京。北京考生第一志愿報考該校選擇專業余地比較大。雖然該校近年一志愿在京沒有錄滿,但二志愿考生專業選擇余地較窄。同時,考生填報專業志愿時要考慮個人志趣、特長、身體條件等,不能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志愿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
該校的機械類、建工類、電氣類、信息類、材料類等理工科類專業社會需求量較大,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財經、文科類需求量較大專業包括營銷類、財會類、物流類、貿易管理類、語言類等,每年都吸引不少企業進校攬才。
北京考生學在南昌大學
“京外上大學也是不錯選擇”
高為為,大一女生,高中畢業于朝陽外國語學校,現就讀于南昌大學中文專業。
“我高考考了557分,第一志愿報考中國農業大學,沒被錄取,第二志愿報考的院校都是京外院校,目的就是第一志愿落榜后第二志愿能順利錄取。第二志愿選報京外院校成功率比較大,實踐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我覺得,在北京考不上較好一本院校的考生,選擇京外的院校比較明智。”
“沖著專業選擇南昌大學”
劉淼,大一女生,高中畢業于北京101中學,現就讀于南昌大學中文專業。
“我去年高考考了538分,與第一志愿報考的首都師范大學差了幾分。第二志愿被南昌大學錄取,很意外,也很驚喜。入學后,我發現學校在環境、教學、師資方面都不錯,還是一所‘211’重點高校,感覺有點因禍得福。
我喜歡文科,填報志愿時采用排除法,沒報法律、醫學等熱門專業,首選中文專業。后來在網上查詢,南昌大學中文專業學科實力比較強,因此就報考了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