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求學路 西北工業大學 攜翱翔之志探路蒼穹
2019-05-20 18:12:24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昔有華夏祖先,演繹羽人飛翔、嫦娥奔月、琴高游海,神思雄飛九天,壯志潮涌五洋。今有西工大人,在藍天追尋羽人未圓之夢,在太空探索嫦娥未盡之路,在大海續寫琴高未了之情,把神話變為現實,在現實中再創神話。
我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臺地效飛行器、第一型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臺航空機載計算機均誕生在西工大。1978級的5382班,出了三個總設計師——殲20總師、運20總師、殲15副總師。在這里,學生可以實現攜翱翔之志探路蒼穹的夢想,接觸和學習“高精尖”技術,做自己喜歡的飛行器、機器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
西工大長安校區,位于終南山腳下。校門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鼎青銅尊。其背后,有著無限的深意。
機電學院副院長馬炳和介紹,這是放大的何尊——發現最早的刻有“中國”一詞的文物,意喻中國,對面的健壯的勇士正在向祖國獻劍,意喻西工大赤誠報國、鑄民族之魂、育中華棟梁,更意喻西工大學子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決心。“公誠勇毅”4個字刻在每個西工大學子心中。他們埋下一顆顆赤誠之心,以發展國防軍工、報效祖國為己任。
北京籍學生林樹海中學時就對飛機感興趣。他高考成績高出一本線90多分,毅然選擇了西工大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林樹海說,西工大校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林樹海的大三生活是在熬夜和堅持中度過的。他曾經為了管材液壓脹形成型原理實驗,零基礎自學純英文軟件,一邊做實驗一邊翻詞典。經過他近40個小時的努力,報錯終于從第一次的6732個縮減到0個。他一次次攻關,終獲成功。
西工大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大學,參與了大飛機、核高基、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新型戰機、北斗衛星、神舟系列飛船研制等國家重大專項。
童光睿是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國際班)專業學生,畢業于清華附中。來到西工大,他感觸最深的就是,在5100畝的土地上,16個學院62個本科專業,到處都有“高精尖”。每個專業都有“高精尖”的技術等著學生去發掘、探秘。
機電學院的教學樓里,就“藏”著許多尖端技術。在三層的微/納米實驗室,有指甲蓋大小的、控制安全氣囊打開的微型加速度計,有火箭、導彈導航用的微型陀螺儀,更有風洞/水動先進測試實驗必需的靈巧蒙皮技術。
一個小實驗室里,一名學生正在做抬頭顯示儀的實驗。桌子上,一個橡皮大小的微型精密儀器取代了沉重的投影儀。這種技術如果做成功,就可以取代汽車的儀表盤,把數據顯示在汽車玻璃上,還能在單兵作戰中投影在駕駛員的頭盔上或虛擬視網膜上。
在西工大,“高精尖”的不只是科研技術,還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馬炳和介紹,西工大很多專業使用的教材都是學院老師自己編寫的,很多書在同行業都很有影響力。該校編撰的機械設計、機械原理等教材至今連續修訂十幾版,堪稱我國機械類教材中的“中華老字號”。
飛行器設計專業的北京籍學生張冠飛對自己的老師佩服不已。兩個月前珠海航展時,有幾個老師“消失了”,后來他才知道,他們是參與了大型運輸機的設計。
馬炳和說,學生潛心研究,教師攻關克難,好的文化氛圍和環境條件讓“高精尖”越來越多,報效祖國,助力國防軍工。
在2011年北京無人機飛行器大賽上,西工大學生王進和隊友制作的乳白色“信鴿”,揮動翅膀飛向高空,盤旋幾圈后,平穩落在主席臺前。這個凝聚著12項專利、從西工大“飛出”的大學生科技作品榮獲大賽創意組一等獎。
這架撲翼無人機就誕生于西工大的創新實驗基地。1998年起,西工大就開始規劃面向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平臺,如今已建成“航空科技”、“機器人”、“數學建模”等創新實踐基地19個,面積5000多平方米,可容納近3000名學生同時開展實踐。
在機電學院的走廊里,學生設計、制作的作品有的擺著實物,有的則是照片,但無論以什么形式呈現出來,它們都在訴說著學生成功的故事。在這里,很多學生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努力。舞蹈機器人團隊的曹輝說:“與組員之間思想的碰撞,往往是一件很令人享受的事情。”
創新實踐基地面向全體學生開放,一個個“異想天開”的計劃得以實現。“靈龍”飛行器、“風火輪”滾翼機等凸顯學校軍工特色和強大科研實力;智能汽車、潮汐風能發電機等,不但體現了學子的奇思妙想,更將創新和創業緊密結合。西工大已形成濃厚的創新培養氛圍,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學校教務處老師牟蕾介紹,基于全面發展的創新教育,學校“給通才制定規則,給天才留出空間”,搭建多元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成長創造廣闊、自由的空間。從2014級新生開始實行完全學分制和個性化培養,比如學生報考A專業進來,通過模塊學習可以從B專業畢業。課程分為“通識通修”、“綜合素養”兩大模塊為核心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學科專業課程體系、綜合實踐訓練體系三大課程體系,設置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基本一致,為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最終畢業的專業,組合各個模塊的課程,輔修其他專業。
問:學校往年在北京招生情況如何?熱門專業有哪些?
答:學校2014年在北京計劃招生34人,投放了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等17個優勢專業。2015年總體招生人數和投放計劃不變。根據專業不同,提檔分數線一般在一本線上40分到110分。
問:對考生報考您有哪些建議?
答:從近幾年招生咨詢情況看,只要有“飛行器”3個字的專業就很受歡迎。其實西工大絕大多數專業都跟航空、航天、航海技術相關。因為造一架飛機需要無數零部件和材料,而每個專業都相當于飛機的一部分,少了哪部分飛機都飛不起來。所以,考生要正確認識各專業的特色與前景。
問:學生就業情況如何?
答:在西工大,經過“三實一新”的培養,學生畢業后就業都不成問題。畢業生除了可以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就業,還多了在國防科技領域選擇就業的渠道。很多學生畢業后去了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天科技、中國兵器工業、中國船舶重工、中國核工業等集團和部隊。以2013年為例,實際就業本科生2070人,有628人到國防系統就業,約占33%;實際就業的碩士研究生中,1015人到國防系統就業,約占53.82%。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