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識點: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9 20:39:26
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我國所有制構成地位形式含義作用
公有制經濟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國有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份)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集體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集體成份)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有利于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
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發展個體經濟有利于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和流通,擴大社會服務,增加就業。
私營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私有成份)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發展私營經濟有利于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國家稅收。
外資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外資成份)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發展外資經濟有利于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