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創造航空史上9個第一
2019-05-19 18:39:41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踏著江南的綿綿細雨,我們走進國家“211”重點建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兩校區之一的明故宮校區。路旁櫻花正艷,操場上停著一架某部隊贈送的AN-24老式飛機。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航空工業也比較薄弱。周恩來總理作出指示,要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航空院校。于是,今天全國僅有的兩所以航空航天命名的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誕生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南航為國家培養了眾多航空人才。數萬凌云鴻鵠從這里迎風展翅,翱翔在廣袤的藍天……
志在航空航天
2005年10月17日,南航校旗隨“神六”飛船順利返回地面。這面有特殊意義的校旗飽含著南航人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從大飛機、殲10工程到嫦娥、載人航天,多項國家重大航空航天工程中都有南航人的身影。殲10戰機主力試飛員李中華、嫦娥工程二期探測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秦文波等都是南航的畢業生。
50余年來,南航人創造了我國航空史上的九個第一: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無人駕駛高原偵察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通過適航認證的輕型飛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第一架國際首創“旋翼/涵道風扇”式無人直升機、第一套三自由度飛行模擬轉臺、第一臺超生電機。
著名力學家、教育家錢偉長教授任學校名譽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院士也是學校的名譽教授。南航已顯出強勁的科技實力,其中,直升機技術、無人機技術、力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領域的10多個專業方向都居全國領先水平,尤其在航空、航天、民航、信息、機械、管理等領域有明顯的優勢。
近年來,學校錄取的高分專業有三大類。一類是航空航天民航類專業,例如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信息工程、交通運輸等;另一類是辦學歷史悠久、學科實力較強的專業,例如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校的文科專業也頗具特色,考生報考比較熱,如工業工程、國際經濟貿易、英語等。
南航幾乎所有專業都帶有航空“味道”,本科生一進校門就要學習航空航天概論課程,連高校中常見的英語專業也以民航英語為專業方向。
導師培養 個性教育
學校對優秀本科生實行導師制。在知名航空航天專家昂海松教授指導下,學校2001級學生胡鈴心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飛向未來——國際太空探索創新競賽第一名、“2007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等榮譽,現已在本校讀博。
個性化教育在南航得到了充分重視。南航招生就業辦老師馬一鷗介紹,學校建立了優秀拔尖人才培養機制,面向優秀生開設“錢偉長班”、工科研究試驗班、工科強化班、文科強化班、中烏航天信息工程班、飛行器動力工程培優班等特色人才培養班。今年,學校還新成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優班、試航技術與管理培優班。
對一般學生的基礎課程,學校實行分級教學,開發學生潛力,鼓勵學生發展特長。
學校所有實驗室都向本科生開放,每年有一千余學生參與科技創作。學校是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學校,每個獲得該計劃立項的項目,會得到教育部1萬元的資助,學校還會給予相應配套支持。
職業規劃大一始
“對于剛進入大一的你來說,當務之急就是適應新環境,找到新方向,做一次職業測評認識自己,上好職業規劃課,對職業生涯初步規劃……”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在該校受到重視。新生一進校,學校就會對其進行事業引導,讓學生知道他們想要什么。大一學生每周都有兩節職業生涯規劃課,引導他們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學校形成了“立足江蘇,面向全國,以國防為主體,以民航及世界五百強企業為兩翼”的就業基地格局,并與上萬家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各大航空公司保持密切聯系,建立了穩固的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學校每年為畢業生爭取到的就業崗位數是畢業生人數的10倍,通過校園招聘直接簽約的畢業生占總數的86%以上。近年該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9.5%以上,一直名列江蘇省首位。學生就業層次一流,除航空、航天、民航等高科技領域外,還分布在微軟、空客、福特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就業區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沿海、省會城市。2009年,學校向總部設在上海的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輸送了近200名畢業生。
今年新增3專業
今年,學校增設了空間科學與應用、軟件工程、微電子學3個專業。其中,空間科學與應用專業在北京招2人。
馬一鷗表示,目前國家對航空航天類人才需求量較大,因此學校今年的招生數比去年增加了190人,達到4040人。增加的計劃主要投放在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航空航天等急需專業上。綜合在京招生情況及學生入校后的表現,學校對北京生源比較滿意,所以在京招生計劃每年都有所增加。今年該校在京擬招59人。北京的航天院所、國防企業較為密集,對考生回京后的發展非常有利。
河海大學 水利強校
河海大學是什么樣的高校,是專門研究江河湖海的嗎?是培養海員船員的高校嗎?如果您有這種想法,那可有失偏頗。學校本科招生辦老師鄭潤介紹說,河海大學確實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校,但她的優勢是水利,也就是通過研究“水”,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與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全國最強
在河海大學95年辦學歷史上,其工科尤其是水利的色彩一直很濃厚,并發展成為最強勢專業。
河海大學前身是1915年創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52年,它與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大學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河海大學”恢復,校名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
目前,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兩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兩學科綜合實力均處全國領先位置,其水利水電工程學科總體實力全國最強。水利水電學院黨委副書記魏有興介紹說,該院承擔了長江三峽、葛洲壩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開發、設計等工作。這些國家級大型水電站也為該院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基地。
該校其他與水利有關的專業實力也不容低估。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環境工程、工程力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等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特色專業就業供需比1∶5
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水利、電力、交通、航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社會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河海大學專業特色鮮明,專業設置適應市場需求,畢業生就業渠道暢通。
河海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一直穩定在95%以上,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水利、電力、交通、環保、建設、金融等行業系統就業,還有部分學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教育部門、高新技術企業等領域工作。目前,學校和各省市水利部門、國家電網公司、中國水電各大公司等建立了就業基地關系。河海大學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大部分專業的畢業生供需比達到1∶3,特色專業甚至能達到1∶5。
魏有興自豪地說,水電學院每年的畢業生除讀研、出國外,就業人數不夠用人單位分。學院考慮的已經不是就業率的問題,而是就業質量的問題。
計劃在京招50人
鄭潤說,學校今年計劃在北京招收本科生50名(含國防生2名),其中校本部43名,常州校區7名。在京招生計劃數與去年持平,招生專業有所調整。特色優勢專業均在北京投放招生計劃,如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等,電子信息類、經濟管理類等通用型熱門專業計劃數也有所傾斜。
今年該校大禹學院新增工程力學專業徐芝綸班,計劃招生30人,實行本碩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小班化教學,實行導師制,符合條件的學生還可推薦免試讀研。特色鮮明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