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7 23:33:48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知道:
1.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重大事件:
1940年,法國投降以后,美、英結盟;1941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國家;蘇德戰爭爆發時,美、英表態支持蘇聯,三國正式攜手合作;1941年8月,美、英發表《大西洋憲章》,蘇聯表示贊同;10月初,蘇、美、英締結三國協定。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用自己全部的軍事力量和經濟資源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確保彼此合作,并保證不同敵人單獨停站或媾和。此后,又有21個國家加入,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2.主要戰場戰略轉折的戰役:
1)1942年6月,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大敗日軍,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1943年,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后,美軍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2)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蘇聯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1943年,蘇軍在庫爾斯克擊退德軍的最后一次進攻,此后進入戰略反攻階段。3)1943年,英軍在北非贏得了阿拉曼戰役的勝利,成為北非戰場的轉折點,進而勝利結束北非戰事。
3.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意大利投降;《開羅宣言》;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易北河會師;德國投降;日本投降:
1)1943年,美英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向意大利本土進軍,墨索里尼被廢黜,新政府簽訂無條件投降的停戰協定,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團,并宣布對德作戰。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首腦舉行開羅會議,分布《開羅宣言》,要求日本歸還臺灣等所有中國領土。隨后,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德黑蘭會議,商定雙方在歐洲戰場與亞洲戰場上的分工與責任。
3)1944年9月,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開辟第二戰場。
4)1945年4月下旬,美、蘇兩軍在易北河會師。5月8日,蘇軍攻克柏林,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
5)1945年8月,美軍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軍對日作戰,中國軍隊也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向美、中、蘇、英等同盟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理解: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據不完全統計,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在5000萬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人民承受了巨大犧牲,也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不僅為世界帶來了和平,也為一個新的國際格局奠定了基礎。
a、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它涉及到五大洲、四大洋84個國家和地區的17億人口。這場時間長達八年之久的大戰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慘重的損失。
b、使國際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德、意、日慘敗,英、法削弱,形成戰后美蘇兩極體制的國際格局。
c、國際政治發生巨大變化:法西 斯主義遭到毀滅性打擊;歐、亞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社會主義力量發展壯大;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空前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土崩瓦解;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成為戰后國際政治的突出主題。
d、對科技發展和世界經濟產生深刻影響:戰爭末期和戰后發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世界得到廣泛和迅速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國經濟的相互聯系和依賴大大加強。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