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知識點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5 09:45:10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于建廠,土地租金低
水源: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質好
環境: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業的布局
2.經濟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產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業
能源:靠近能源產地(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能源充足──動力指向型
市場: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場廣闊(對市場指向工業更明顯)
交通:臨海港、河湖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訊便利
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工業;勞動力質優價廉,生產成本低
技術:科教發達或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力素質高──技術密集型
工農業基礎:臨近商品農業基地或農業發達,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費市場;當地工業發達,生 產協作條件好
3.社會因素
國家政策:國家政策的扶持、鼓勵;國家政策的變化(解決就業的工廠設在不盈利的區位;為縮小經濟差距進行的西部大開發)
國防安全:某時期國防需要(多在山區、邊區)
個人行為(或偏好):如海外華人、華僑的投資
工業慣性:考慮搬遷費用或政府的影響或出于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
4.環境因素
風向:嚴重污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
水源: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布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布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
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占地面積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污染較輕的工業可布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污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
生態環境:工業布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