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常見的環境污染必考點解析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0 15:28:19
1.臭氧層空洞——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被氟里昂等氟氯烴破壞而減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線的傷害。
2.溫室效應——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氣溫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環,致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3.光化學煙霧——空氣中的污染性氣體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學煙霧.空氣中氮的氧化物主要來自石油產品和煤燃燒的產物、汽車尾氣以及制硝酸工廠的廢氣等。
4.赤潮——海水富營養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質惡化。
5.水華——淡水富營養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質惡化。
6.酸雨——空氣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霧隨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5.6。空氣中SO2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含硫礦石的冶煉和硫酸、磷肥、紙漿生產的工業廢氣。
7.汽車尾氣——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氣態烴以及氣缸中的空氣在放電條件下產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氣污染或造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原因。
8.室內污染——由化工產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釋放出的甲醛(HCHO)氣體;建筑材料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糧食、副食品等在生產、貯存、運輸、加工的過程中,農藥、化肥、激素、防腐劑(苯甲酸及其鈉鹽等)、色素、增白劑(“吊白塊”、大蘇打、漂粉精)、調味劑等,以及轉基因技術的不恰當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