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鳳凰臺原文詳解及練習題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05 15:52:00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
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云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郁悶長懷愁。
注解:
⑴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據《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
⑵江:長江。
⑶吳宮:三國時孫吳曾于金陵建都筑宮。
⑷晉代:指東晉,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郭璞的衣冠冢。現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園內。一說指當時豪門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紳。成古丘:晉明帝當年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華一時,然而到了唐朝人來看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丘壑了。現今這里被稱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園內
⑸三山:山名。據《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今三山街為其舊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時,將城南的三座無名小山也圍在了城中。這三座山正好擋住了從城北通向南門──聚寶門的去路。恰逢當時正在城東燕雀湖修筑宮城,于是將這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條街道,取名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極遠,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后,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白鷺洲:白鷺洲:古代長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鷺,故名。今已與陸地相連,位于今南京市江東門外。
⑺浮云蔽日:比喻讒臣當道障蔽賢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陸賈《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語雙關,因為古代把太陽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⑻長安: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登金陵鳳凰臺練習題及答案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
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
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3、本詩的尾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請簡析。
答案:作者采用雙關(或比喻)手法,把浮云比作奸臣當道,日比喻成皇帝,寫皇帝被奸佞所包圍,所以作者為望不到“長安”而感到憂愁。
4、試分析首聯與頷聯的內容,這些內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首聯是利用象征吉祥的鳳凰已經離去,過去六朝的繁榮一去不復返,只有長江之水奔流不息;頷聯進一步感嘆吳國繁華宮殿已經荒蕪,晉代豪門已埋人古丘,成為歷史陳跡。兩聯均表達了詩人憑吊歷史無限感慨之情。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