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原文詳解及練習題(2)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05 12:43:47
(35)風霜高潔:就是風高霜潔。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36)至于:連詞,于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37)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38)休于樹:在樹下休息。
(39)傴僂:腰彎背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
(40)提攜: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
(41)臨:靠近,這里是“……旁”的意思。
(42)漁:捕魚。
(43)釀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瑯邪山醉翁亭下。
(44)洌:水(酒)清。
(45)山肴:野味。
(46)野蔌:野菜。蔌,菜蔬。
(47)雜然:眾多而雜亂的樣子。
(48)陳:擺放,擺設。
(49)酣:盡情地喝酒。
(50)非絲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簫。絲:琴、瑟之類的弦樂器。竹:簫、笛之類的管樂器。
(51)射: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52)弈:下棋。這里用做動詞,下圍棋。
(53)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觥:酒杯。籌: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的籌子。
(54)蒼顏:臉色蒼老。
(55)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
(56)已而:不久。
(57)歸:回家。
(58)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蔽。
(59)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60)樂①其樂②: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6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62)謂:為,是。
(63)廬陵:廬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醉翁亭記練習題
(一)“環滁皆山也……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閱讀訓練】
1、文中最能說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一句話是“ ”。
2、下列句中加橫線的“之’與“名之者誰”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屬予作文以記之 C、兩狼之并驅如故 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3、寫出文段中的兩個成語 、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本語段的中心句是
2、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
⑴瀉出于兩山之間也 瀉 ⑵有亭翼然 翼 ⑶飲少輒醉 輒
3、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用哪兩句話進一步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系了起來?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太守醉也”。
【閱讀訓練】
1、寫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而樂亦無窮也”一段中寫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春: 夏: 秋: 冬:
2、聯系全文,可以從語段中看出作者表達的一種( )
A、被貶之后的抑郁心情
B、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樂
D、“醉”與“樂”的統一關系
3、從選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
4、語段表達了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境界,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也具有范仲淹《岳陽樓記》一文中所抒發的 的曠達胸襟。
5、下列各組語句中叫橫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⑴往來而不絕者 ⑵帥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⑴臨溪而漁 ⑵把酒臨風
C、⑴宴酣之樂 ⑵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D、⑴宴酣之樂 ⑵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6、下列各組中加橫線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⑴非絲非竹 ⑵無絲竹之亂耳
B、⑴往來而不絕者 ⑵以為妙絕
C、⑴行者休于樹 ⑵捕蛇者說
D、⑴雜然而前陳者 ⑵其一犬坐于前
7、“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的是滁人出游的場面。通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8、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為。請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拓展比較閱讀】
(一) 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問題。
〔甲文〕“若夫陰雨霏霏……感極而悲者矣”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而樂亦無窮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⑵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⑶日出而林霏開
2、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而”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
A、黑質而白章
B、云歸而巖穴暝
C、學而不思則罔
D、吾恂恂而起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