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復習方法: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2019-04-29 22:24:40網絡資源
1、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是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的原因。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2、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熔煉于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國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后繼的奮勇抗爭之中,更彰顯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之中。
3、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①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②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③勤勞勇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④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4、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要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怎么做)5、中國共產黨對發展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
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就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突出表現: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突出表現: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
6、為什么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意義)
①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