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復習方法:復習方法與心得體會
2019-04-27 22:20:37網絡資源
一、知識系統化
歷史課每一章、每一節都是一個系統。要從整體上把握每一章、每一節的知識結構,形成系統。具體來說,學完每一節要知道其中有幾個子目,每一子目講了哪些大的的問題,對每一子目以目的、背景、原因、內容、過程、概況、結果、影響等提示性詞語概括出其結構。學完一章時要回憶本章有幾節,每一節有幾個子目,每個子目中的目的、背景、原因、內容、過程、概況、結果、影響各是什么。總之,學習時應首先想到這些提示性詞語,以這些這提示性詞語為抓手統領教材,不致于讓所學的知識支離破碎,顧此失彼。
二、內容條理化
當我們對每節的內容劃分成幾大塊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掌握的問題。條理化是對教材主要內容的梳理。對每塊內容要分成幾條要點,使雜亂的內容變得清晰。
三、要點簡練化
為便于記憶,需要在系統化、條理化的基礎上將所要掌握的內容進一步簡練化,爭取做到化大為小,化多為少,以點帶面,從而構建起簡潔明快、層次清晰、利于統攬的知識結構。如對較為復雜的分封制內容可抓住分封的對象、諸侯的義務、諸侯的權利三個方面進行掌握。宗法制的作用可抓住保證壟斷和特權,有利鞏固和團結兩個方面進行掌握。
四、閱讀精細化
從歷年的考試題看,考試內容涉及到教材的各個角落,需要我們適當注意教材中一些邊緣化的內容,如引言、歷史縱橫、資料回放、圖片、表格、文獻資料、小字注釋等,這些都在考試之列,如若忽視,往往陷于被動。如本課中有三幅插圖戴冠冕的夏禹、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辭的牛骨、漢墓畫像石中的周公輔佐成王圖、有一幅歷史地圖西周分封示意圖、還有學思之窗、歷史縱橫,都是經常考到的內容,不能對它們視若無睹。
五、記練一體化
要想對教材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不能紙上談兵,不能只練唱功不練做功,必須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在練習中發現記憶中的盲點和理解中的偏差,從而完善知識結構并逐步培養能力。想要高效復習高二歷史,首先要樹立通史為本的意識,以時間為歷史的基本框架,以國別、政治經濟文化、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為輔助,構建清晰和等級化了的知識體系。比如考試試題中如果考魏晉南北朝,那么,考試范圍所聯系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經濟開始發展、九品中正制等等,再輔佐以政治經濟文化的方面。所以無論材料如何變換,學生們都基本能夠完成所需要的知識的清晰定位。
六、重點知識突破
歷史試卷雖然沒有必然的規律,但是總是還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的,像是一些當年的周年大事和重要領導人的講話涉及內容等都是考生們應該重點準備的考點。另外,前幾年考試沒有考的重要考點也是重點應該準備的對象。這些重點準備五六個可以幫助自己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