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達不到分數線,自招入學,不給好專業,專業不好,找不到工作,白念。裸分進線,沒必要參加自招。參加自招,平時要搞學科競賽,耽誤學習,影響高考成績,顧此失彼,本末倒置。教育部從嚴整頓自招,是正確的,回歸自招本源,保證極少數人才不被埋沒。面對自主招生越來越嚴格這件事情,小編認為這樣的嚴格非常的有必要!
2019年自主招生哪些方面變得嚴格了?嚴格有什么益處?
1.招生變嚴了,不能只看到“名額變少了”,這個嚴格是整個招生環節都更加嚴格
自主招考新規中的10個更加嚴格——
嚴格報名資格條件。
嚴格制定錄取標準
嚴格控制招生規模。
嚴格確定招生專業。
嚴格審核申請材料。
嚴格組織高校考核。
嚴格執行公開公示。
嚴格開展新生復查。
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嚴格懲處造假行為。
2.嚴格一點,并不妨礙好苗子脫穎而出
自主招生的主要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參加選拔的學生有沒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自己說了不算,必須要有一定的佐證才可以。
所以,自主招生更加嚴格,反而是為了讓真正有才華的學生脫穎而出,把那些渾水摸魚、弄虛作假的學生踢出去,不給予降分錄取資格,這其實是個好事。
3.自主招生更加嚴格,可以增強人們對教育公平的信心
自主招生是高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是社會公正的調節器之一,高考公正則是教育公正的重中之重。推動自主招生公平公正,鑄就高校招生全鏈條的公正,夯實高考公平的制度底座,勢必提振公眾對高考公平的信任和信仰,這也有益于構建社會公平。
而且,一旦涉及到社會公平的自主招生出現問題,便會引起軒然大波,引發大家對這一制度存在必要性的懷疑。所以現在出臺這個規定,反而是保護了這個制度,也回應了民眾訴求。
4.嚴格一點,加大了違法責任和成本
新規提出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從高校主要負責同志是維護自主招生考試安全和公平公正的第一責任人,到分管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從中學是相關檔案和材料的直接責任人,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負有相應的監管責任……無不釋放鮮明信號,相關責任人員必須守土盡責,一旦未盡職盡責將吃不了兜著走。
雖然自主招生的越來越嚴格,但是對于真正的人才而言,就算是條件嚴格也絕對不會被淹沒!條件嚴格之后篩選掉的就是依稀想要鉆空子的人,所以說自主招生變得嚴格非常有利于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