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最有效作息時間 成功提高備考效率
2019-04-24 17:38:34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中生最有效作息時間 成功提高備考效率
對于高中生來說有著太多的科目要去復習,那么如何進行休息時間上的合理有效安排,成功提高備考效率呢?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供參考!
高中生最有效作息時間安排
1、早自習:
早讀是記誦的黃金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如果只讀記一科,大腦往往容易疲勞,效果不好,建議英語和語文交叉起來。早自習也是很多同學會犯困的時候,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學習哥還建議大家要有一個明確的任務,比如語文花15分鐘背一篇課文中的重要段落或者是一首古詩;英語花15分鐘記20個單詞。具體的安排還是看自己的能力。
2、課堂時間
高中的上課時間一般都是在45分鐘左右,很多同學一節課下來,沒有多少收獲。原因之一就是時間利用不充分,有效時間少,無效或浪費的時間較多,如何合理安排與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呢?
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前預習一定要做好,準備好一到兩個預習時碰到的問題。調整好心境心態,拋開與學習無關的一切事,別還沉浸在跟同學聊得八卦中。
跟緊老師的上課進度。不要開小差,精神上的還是行動上的都不允許。筆記一定要勤做,但也不要亂做,記住老師反復強調的知識點。
3、課間時間
課間時間應該讓大腦放松休息,可以和同學聊聊天,講講笑話,但千萬不能聊得太嗨,不然上課了你還緩不過來。也可以到教室外面走走,讓眼睛放松放松。
4、中午時間
這段時間大有可為。中午有兩個最主要的任務,一是休息,保證下午上課精力充沛;二是復習上午課程,并做1-2科的作業。
中午的學習,原則上可以注意三個方面:
回顧一下上課講的內容。不要把所有的課程都捱到中午來復習,簡單一點的課程,最好安排在當堂課上進行,不然全都擠在中午來,時間就太倉促,走馬觀花的,效果不好。
完成上午老師布置的作業。別把作業全部捱到晚上來做,時間就太緊了,效果也不好。作業之前要復習一下知識點,這樣作業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效率和正確率才高
留點時間出來預習一下下午的課程。
高中生作息時間安排上如何才能提高效率
1、大致確定課下學習時間應該多長。教師的課堂在所講的內容,多是豐富的、多方面的教材、參考資料、相關學科知識等中提煉出來,高度濃縮、高度概括,這就要求我們除了課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以外,在課下還要拿出相應的時候間進一步復習。據多方面的經驗,課上時間與課下時間的比例大致為1:2,即課上一小時,課下學習兩小時。
2、將時間劃分成一些有間隔的段落。有一個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從八小時中拿出一個小時進行運動、娛樂或休息,表面上只學習了七個小時,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遠大于不間歇地學習八小時。而是將每一小時劃分成50分種學習、10分鐘休息,這樣可獲得最佳效率。
3、預先對各項學習任務可能使用的時間進行估計,對耗時長的工作要提前著手,并且在制訂計劃時要留有余地,以防出現突發狀況打亂計劃而致使任務不能完成。一般說來,周末和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不宜過,應做為機動時間支配,如用來彌補一周內因意外事件而耽誤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