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2019-04-29 07:05:50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中歷史 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對于商鞅變法,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為了能更好的幫助大家的高中歷史的學習,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商鞅變法的資料,供大家查看參考。
內容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商鞅變法對社會的影響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并且為以后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后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他進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他普遍推行了縣制,制定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權。他禁止私斗,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這有利于加強軍隊戰斗力。他打擊反對變法的舊貴族,并且“燔《詩》《書》而明法令”,使變法令得以貫徹執行。由于這一切,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奠定了此后秦統一全中國的基礎。正如漢代王充所說的:“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論衡·書解篇》)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對此后秦國以及秦代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云夢出土的《秦律》就是在這個變法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累積而成!肚芈伞芬捕嗵幹v到連坐法,例如戶籍登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肚芈伞芬舶焰倝“盜賊”放在首要地位,并對輕罪用重刑。例如盜取一錢到二百二十錢的要“遷之”,盜取二百二十錢以上和六百六十錢以上要分別罰作刑徒,盜牛者要罰作刑徒,盜羊或豬的也有相當的懲處,甚至偷采別人桑葉不滿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對五人以上的“群盜”則追捕處罰更嚴。同時《秦律》還有許多對各種逃亡者追捕處罰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