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考前最后寒假如何備考
2019-04-24 17:24:00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三學生考前最后寒假如何備考
今年的寒假是高三考生的最后一個假期,如何利用好事每個考生比較關心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僅供參考。
高三寒假如何調整狀態
從這幾年的高考試卷來看,更加注重考查高三學生的思維能力:即記憶、分析、判斷、解讀、空間想象、學科綜合、知識衍生等能力。面對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需要學生的思路進一步拓寬。首先要提高兩項能力:
學習課本的能力
會讀書,將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會學習,紛繁復雜的知識可以簡化;會思考,可以透過現象抓本質。
題目的分析和應對能力
高三學生會讀題,可以利用題目所給信息做題;會思維,可以利用必要性客觀思維邏輯推理;會考試,了解標準化考試的命題原則。
高三學生在進入總復習之前,首先解決上述問題,讓自己具備知識體系,擁有考試技術,科學迎戰高考。高三學生尤其要在高三解決以下幾項問題:
?怎樣合理復習高中三年的知識點?如何做好全年學習計劃?如何落實每個計劃?如何將全年計劃落實到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如何把控自己的復習進度?
?怎樣構建各個學科以及學科之間的知識體系?(高三學生即將面臨的考試不再是階段性知識點的考察了。而且也不是簡單的知識掌握程度考察了,而是綜合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考察。這個時候高三學生該怎么辦?)
?每個學科的學習方法?
?如何高效聽課?
?如何高效作業?
?如何做題?
?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最關鍵的,是如何考試!也就是高三學生一定要具備考試技術。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高三學生在進入大考前的一年里,用心準備、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做好這一年的學習工作。我們說高考是一個大項目,我們參與其中的人必須全面考慮、精心準備、有策略有技術的應對。
高考前最后一個假期怎么復習
地理:三件“法寶”避陷阱
1.梳理知識。高三學生應參照考綱和近三年高考試卷(文綜I卷),將每年必考或者考的頻率較高的知識點一一羅列整合,使其成為一個個知識模塊。
2.重視地理過程的把握。傳統的地理學習往往只要求掌握結論,而現今高考還十分強調對地理過程的考查。
3.適應綜合考試。在高三第一學期,大多數學校還是分科考試,到第二學期開始合科組卷進行綜合訓練,因此高三學生要利用寒假適當做一些綜合模擬題卷,使自己盡快度過適應期。
歷史:做好三個“整理”
高三學生寒假歷史作業不多,做好三個“整理”就算有成。要整理的第一樣東西是知識:把這個學期學的知識梳理出一個歷史結構,搞清楚它的階段性,形成點、連成線、鋪成面。把幾千年歷史用一個框架搭起來,這樣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樣東西是每個高三學生曾經犯過的錯誤。一個學期下來,大考、小考、月考、統測,把這些卷子都拿出來,把錯誤的題目再訂正一遍。這是個老方法,但很管用。
第三樣東西叫“思路”。馬上要進入第二輪復習了,以前大多是按時間順序,以單元為主進行復習,是線性思維;現在即將要改變到專題復習的形式。
政治:我出三道作業
第一,看書。政治這門課書本知識不熟悉肯定考不好。當然每個高三學生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選擇如何查漏補缺。
第二,結合時政熱點做題。政治課不看書不行,光看書也不行。我讓我的高三學生圍繞“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這兩大熱點,結合課本知識點,分別從哲學、政治、經濟各連接十項資料。這樣就可以把書本上的知識用起來。
第三,做一份試卷。在做完上面兩個題目后,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像考試一樣用一個半小時做完這最后一份政治寒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