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019-04-29 07:16:58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高考歷史答題有什么技巧可以利用?這是每一位文科考生都想知道的“秘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于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2、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3、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4、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后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5、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度。
6、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系,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度,斗爭矛頭和斗爭結果。斗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以上《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的全部內容是由有途網編輯整理,更多的關于高中歷史內容請查看有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