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擇題怎么蒙 選擇題蒙題技巧
2019-04-27 14:43:03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考物理選擇題怎么蒙 選擇題蒙題技巧
2017年的高考馬上就要到來了,這個時候對于同學們來說,可能怎么復習已經不重要了,相反,各科的答題技巧,對考生來說更實用一點。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說說高考物理選擇題怎么蒙,選擇題蒙題技巧,僅供大家參考。
準確確定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物理過程。
怎樣才能準確地確定研究對象呢?一般要緊扣題目提出的問題。如:“這些剩余氣體的壓強是多大?”我們就可直接把“剩余氣體”作為研究對象,但也有不少題目的研究對象比較隱蔽,那么我們間接地選定那些已知條件較多的、而且與題目所提的問題又有密切關系的物體或教程作為研究對象。例如:“A內氣體的體積是多大?”若直接選留在A內氣體的體積不太方便,如果選B內的氣體為研究對象,不但知道其溫度、壓強,而且還知道其體積為已知數,同時原來氧氣體除去B內的氣體就是留在A內氣體了,象這樣間接地選擇研究對象的方法在角電學習題中經常用到。
確定物理的運動狀態是解題的依據,而物體的運動狀態往往受一些物理規律的約束。因此,我們可以運用物理在運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物理規律來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這一隱含條件。例:一作斜拋運動的物體,在最高點炸裂為質量相等的兩塊,最高點距地面 19,6 米,爆炸后1 秒鐘,第一塊落到爆炸點的正下方的地面,此處距拋出點 100 米,問條二塊落在距拋出點多遠的地面上。(空氣阻力不計。)要求出第二塊落地點距拋出點的水平距離,就必須知道爆炸后兩塊的運動狀態。本題中這是一個隱含條件,我們可以通過物體在爆炸前后所遵循的物理規律來找出這一隱含條件。爆炸后,如果第一塊做自由落體運動,則它落地的時間為t= = =2 秒,而題中的下落時間是1秒,可以判定第一塊作豎直下拋運動。考慮爆炸前后,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動量守恒,可以確定第二塊作斜上拋運動。確定物體爆炸前后的運動狀態后,就可以由運動規律和動量定律求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