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高考物理遇冷怎么辦 會回暖嗎
2019-04-27 14:48:5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2019新高考物理遇冷怎么辦 會回暖嗎
新高考物理遇冷怎么辦,會不會回暖,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高考物理遇冷怎么辦
新高考改革后,使得一部分學生降低了在物理學習方面的努力程度,并且出現了選考物理人數下降的情況。
為此,我們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在上海高考物理組中所錄取的學生一年的學業表現。發現對比此前的兩屆學生,新一屆學生大學物理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
同時,我們也發現,考生的物理成績與在校總體學業成績具有比較顯著的正相關,人文社科和醫學類學科也存在這種情況。
中學物理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對學生成長的意義不可估量。為此,應推動全社會強化中學物理教育,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完善考試科目設置。
進一步加大考試改革的力度,將物理知識納入高考的主科目,可考慮將物理與數學合并成數理基礎科目,并加大其賦分的權重。
鼓勵高校自主確立更多專業的物理選考要求,不僅覆蓋理工科專業,而且也要拓展到醫藥、人文學科的專業。
尷尬的物理:學科失衡與制度改進
懼選物理:浙江新高考“七選三”模式下的學科失衡
“七選三”導致了高中物理學科選考人數的急劇下降。據初步調查,2016級高中生在2017年選定選考科目時,某中學近千人中只有7個學生選考物理;某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也只有不到50人選考物理;某縣所有中學只有不到100人選考物理;某市2016級約一萬名學生,只有不到900名學生選考物理。這些現象雖然仍在動態變化中,但是“懼選物理”的情緒由落后地域向發達地域、由二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向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快速蔓延,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物理學科是科學教育的鼻祖,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與數理邏輯的一門重要學科。深刻的哲學內涵與科學內涵,使物理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一門重要學科。但目前的這種學科選考比例,使物理學科在中學課程結構中的地位受到嚴重影響。
從現實需求來看,物理是現代應用技術和大學理工科的基礎,是理工科學生繼續學習的基本保障。在大學公布的專業要求中,對物理有學科要求的專業占了有學科要求的總專業的91%。然而與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估計2016級學生選考物理的人數不會超過高考總人數的10%。這種現實選擇比例與大學專業需求比例的嚴重不對等反映了選考學科的失衡。
在這場教育改革中,愛物理、偏理性、數理邏輯好的學生比較焦慮,他們擔心自己即使物理學得非常好,也有可能在等級賦分時得不到高分。這種焦慮、動搖的情緒在不斷地向成績段頂端的學生群體傳導,造成大量愛物理的學生不敢選考物理。由于選考物理的優秀學生可能在賦分時得不到與其學習水平相對應的分數,這些理性思維好的學生可能上不了好大學,一批未來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可能會因此埋沒,這有悖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
原因分析:賦分制下的“驅趕效應”和“磁吸效應”
選考科目嚴重不均衡是高考“七選三”科目的“偽標準分”制度設計與頂級大學偏好物理學科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正是這兩種因素導致學生“懼選物理”的情緒快速傳染。
新高考選考怎么對待物理
新高考改革將給考生更多的自主權,不像以前一樣,考生的選擇被限定的很死,要么選文科要么選理科,新高考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來進行選擇,完全可以文理都選。
本來選考是一件好事,便于素質教育和學生個性的發展,但在實際的選考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原本作為高考重要科目的物理卻受到了冷遇。
選擇物理科目在報考大學時是有選科優勢的。根據各高校在浙江提出的選科要求,選擇物理在浙江高考中可以報考91%的大學專業。而在上海,選擇物理科目在綜合評價批次(復旦、交大、同濟、華師、上財、上外、華理、東華、上大)中,可報所有專業。
在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同濟五所大學的122個專業中,可報考120個。
物理更是報考頂尖高校的必要條件,如在2017年浙江普通類(提前批錄取和平行錄取)招生中,清華大學11個招生計劃中有8個招生計劃的選科要求僅限物理,占比高達72%。
浙江大學(不含醫學院)2071個招生計劃中有921個招生計劃的選科要求僅限物理,占比也達到了45%。
西安交通大學127個招生計劃中有103個招生計劃的選科要求僅限物理,占比高達81%。
東南大學133個招生計劃中有91個招生計劃的選科要求僅限物理,占比高達68%。
而上海交通大學(不含醫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普通類(平行錄取)招生計劃的選科要求更全部僅限物理。
從招生專業來看,軍事類、物理類、建筑類、土木類、機械類、自動化類、電氣類、電子信息類等專業(類)多要求選考物理,甚至部分高校僅限物理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