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這些主觀題必背 背會就拿分
2019-04-29 17:48:04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2019高考政治這些主觀題必背 背會就拿分
隨著高考來臨的時間越來越近,高三學子們對于高考有沒有信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9年高考必背主觀題答案,希望對同學們的政治成績能有所幫助。
2019年高考必背主觀題
1、人民幣升值的利弊
(1)利:
①有利于減少貿易爭端,解決對外貿易不平衡問題,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
②有利于進口,降低以進口原料為主的企業的生產成本;
③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學的成本;
④有利于促使國內企業調整優化升級,提高競爭力;
⑤有利于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2)弊:
①不利于出口;
②競爭加劇,導致出口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工人失業;
③導致外匯儲備縮水;
④增加外商在華投資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資。
2、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遵循價值規律,優化產品結構,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創立自主品牌,形成競爭優勢。(創新、科技和管理)
4.誠信經營,實施名牌戰略,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誠信、品牌)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方式)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節能環保)
7.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
8.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質取勝,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開發和國內市場,改變過于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外貿出口)
9.積極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利用世貿規則)
10.通過兼并、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規模)
11.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水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
1、影響消費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
2、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3、消費水平還受未來收入預期影響。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就必須增加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其后顧之憂。
4、收入差距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降低。要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必須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縮小收入差距,關注社會公平。
5、分配制度是影響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必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
7、人們的消費行為還受到消費觀的制約,應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堅持四項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①生產者(企業、農戶等):按價值規律辦事;改進技術、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合法、誠實經營;素質;企業信譽、形象;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經營機制;現代企業制度(股份制);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效益、品牌;競爭機制與競爭力;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
②經營者:地位;素質;處理好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的利益關系;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交易原則;WTO規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③消費者:地位;權利與義務;維權意識、途徑;消費觀念
④勞動者:地位;權利與義務;提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合同與社保制度。
⑤投資人:儲蓄;債券(國債);股票;商業保險。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五、
1、基本經濟制度
(1)(是什么)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為什么)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怎么辦)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用于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馬哲的物質觀支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中,用于區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物質觀,意識論,規律,探索世界,一切從實際出發)
①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映和反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要求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③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意識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指導作用。
⑤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不僅能認識事物外部現象,還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僅能認識現在,還能追溯過去,預測未來。
⑥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⑦要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要通過實踐才能把觀念的東西轉換為現實的東西。
⑧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⑨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普遍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規律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⑩人可以認識和把握規律,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物質決定意識,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和因循守舊的無作為主義。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有條件、暫時的和相對的,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作答政治主觀題注意事項
(1)請寫清晰、工整。
(2)請分點論述,便于閱卷人快速看到你的答案要點。
(3)答題字數要適中,不能過于簡單,建議簡答題每個要點1-2行、論述題每個要點至少2-3行。
分析設問——提取信息——選擇知識——組織答案
具體如下:
第一步,分析設問:
(1)分析設問要求的知識范圍——即解題要選擇的具體知識。
(2)分析設問要求的材料信息——即解題要提取的有效信息。
(3)分析設問要求的作答方法——即具體題型的作答方法。
第二步,提取信息:即從試題材料中,提取符合設問要求的有效信息。這體現“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第三步,選擇知識:即依據提取的有效信息,在設問要求的知識范圍內,選擇相應的具體知識。這體現“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四步,組織答案:即按照設問要求的作答方法,將第三步選擇的具體知識和第二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機組合形成答案。這體現“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