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北科大、北郵、北林大、北化工五校聯合發布招生政策 擴大大類招生 降低轉專業門檻
2019-05-06 18:23:1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6月13日,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5所高校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辦聯合高招咨詢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在京招生信息。“大類招生”“零門檻轉專業”成為五校招生政策中的“高頻詞”。
北京交通大學:部分投檔高排位考生優先選專業
北京交通大學今年繼續實施大類招生,分為北京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外合作專業)、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三個招生單位。本部校區新增交通運輸(民航運輸)專業方向、中外合作辦學的交通運輸專業兩個專業(方向)。威海校區新增工商管理、會計學兩個文理兼招專業。學校錄取時采用專業志愿級差方式安排專業,各專業間級差為“2-1-0-0”。
學校給學生提供轉專業、跨專業(類)輔修及修讀雙學位的機會。部分投檔成績高排位考生在轉專業和大類分流時有機會享有優先選擇權。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史貞軍介紹,學校在京普通類專業招生錄取中,對填滿6個專業志愿且不重復、符合錄取要求的理工類考生,將滿足其專業志愿,不調劑。去年70%以上的理工類考生錄取至第一專業,今年將繼續著力提高第一專業志愿滿足率。文史類有三個招生專業。考生只要填滿3個專業志愿且不重復,學校將滿足其專業志愿。
學校有相對靈活的轉專業政策。除特殊限定的學生外,其他學生均有機會申請轉專業,學校和學院考查其興趣和專長,考核合格者可轉專業。大類專業分流按志愿優先原則,結合平均學分績點確定分流專業。除文科試驗班類(語言與傳播)、建筑類、設計學類入學后分流,經濟管理試驗班第3學期分流外,其余大類專業在第2學期分流。轉專業和大類專業分流時,對于申請人數較多的專業,學校設置最低接收人數。
北京科技大學:在京試行專業零調劑
今年,北京科技大學26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其中有11個大類招生,分別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數學類、工商管理類、經濟與貿易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人文科學試驗班、工科試驗班類(卓越計劃)、礦業類。
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尹兆華表示,大類招生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學年結束后分專業。學校結合大類招生改革,調整2017版教學計劃,制定以學生需求為本的專業分流政策。各學院將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權,參考其在校學習成績及高考成績。
學校實施“零門檻,不設限”的轉專業政策。在大類招生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寬松轉專業政策。如果學生進校時專業選擇不理想,或入校后學習過程中發現所學專業并非自己興趣所在,除招生時有特別約定的考生(如外語保送生),其他在校本科生均可在大一學年末、大二學年末提出轉專業申請。各專業不限制轉出人數。只要轉入的學院沒有超出可容納人數限額,就必須接受。每年有近300名在校生成功轉專業,轉成率約80%。此外,學校還開設雙學位、第二專業及輔修專業制度,近一步拓寬學生專業學習范圍。
今年,學校在北京地區安排專業試行零調劑,繼續實行百分百滿足考生專業志愿,即考生填滿6個不同專業進檔后,體檢合格,會被錄取在所填6個專業中。
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學校按北京教育考試院的規定加分提檔,但安排專業時以實際考分為準,由高到低按專業級差依次錄取;第一、二專業志愿間級差為1或2,第二、三專業志愿間級差為1,其他專業志愿間級差為0。高考實際分數相同時,依次優先錄取有政策加分、相關科目分值高的考生,相關科目分數比較順序為:文史類考生依次比較語文、文綜、外語、數學;理工類考生依次比較數學、理綜、語文、外語。
北京郵電大學:申請轉專業零門檻
北京郵電大學部分專業從今年開始采取大類招生和培養模式。學校招生辦公室主任鄭超偉介紹,招生專業包含電子信息類(信息通信)、電子信息類(電子工程)、計算機類、科技與創意設計試驗班、理科試驗班(數學與信息科學)、理科試驗班(信息與通信基礎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八個專業大類,均在京投放招生計劃。
考慮到北京生源質量和往年錄取情況,今年北郵繼續保持電子信息類(信息通信)、電子信息類(電子工程)、計算機類等熱門專業(類)在京較高的招生計劃比例。從2017級學生開始,對于除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藝術類專業以外的大部分實施轉專業申請零門檻政策,讓學生有機會根據自己興趣、特長和愛好選擇專業。
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商務及法律、物聯網工程三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京以“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名稱在本科一批招生,除此之外的普通專業在京以“北京郵電大學”名稱在本科一批招生。考生可在本科一批同時填報“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亦可選擇報考其中一所。
學校錄取時,第一、二專業志愿間級差及第二、三專業志愿間級差均為1分,其他專業志愿間級差為0?忌谝粚I志愿不能滿足時,將考生成績減去相應分數級差值,考慮第二專業志愿,以此類推?忌_一定梯度選報幾個專業(類),最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增加被錄取機會。
北京林業大學:按大類招生專業有7個
北京林業大學今年在京招生專業共40個,包含7個按大類招生的專業:林學類、生物科學類、計算機類、林業工程類、設計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按大類招收的學生,入校后統一進行基礎平臺教育,第三或第四學期開始按專業方向培養。
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任強介紹,學生入校后主要有兩種專業分流的機制:一是入校一年后轉專業,二是通過實驗班選拔。
在同一生源省份、高考分數不低于擬轉入專業當年錄取最低分數線的考生,大一學年學習成績名列本專業前三分之一的考生(含三分之一),可申請入學一年后轉專業。
學生還可通過梁希實驗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班)選拔完成轉專業。學校從各實驗班所在學院一定專業范圍內選拔135人組成5個梁希實驗班,分別是梁希實驗班(林學與森保)、梁希實驗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梁希實驗班(木工與林化)、梁希實驗班(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梁希實驗班(農林經濟管理)。其中前4個班選拔時間為第二學年初,農林經濟管理實驗班在新生報到時選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班)選拔時間為第二學年初,主要從信息學院2017級計算機類學生中選拔20人左右。
學校按照專業級差方式錄取,級差為3、1、0,以最大程度滿足考生專業志愿時級差分為最終設定值。在提檔和專業錄取時,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均按加分后分數計算。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實行“不報不錄”政策,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
北京化工大學:新增一個招生大類
北京化工大學今年有五個大類招生專業,在京計劃招生22人。其中新增一個按學科大類招生專業:機械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其余四個大類招生專業分別是生物工程類(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學校設有三個工科試驗班和兩個理科試驗班。試驗班單獨設置招生專業代碼,只招收有該專業志愿且投檔成績排名達到本省投檔考生總數前50%的考生。五個試驗班今年在京計劃招生13人。學校招生辦公室主任許海軍介紹,學校在京保持較高優勢學科計劃投放量的基礎上,各類試驗班計劃超過計劃投放量的10%。
今年學校獲批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對應新增一個專業類——化工與制藥類(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同時新增一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工業設計(中意合作辦學)。
學校2014年—2016年在京錄取中,均保證了所有進檔考生專業志愿零調劑。學生入學后有三次轉專業機會,分別是從第二學期開始的每學期初至第四學期。學生在校學習成績平均學分績點(GPA)超過(含)3.0時,可提出轉專業申請,由被轉入專業所在學院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即可轉專業。
今年學校在專業級差設置方面有調整,按照進檔考生實考分和專業志愿安排錄取專業,在考生填報的前兩個專業之間設定專業志愿級差,分值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