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升學名額增1萬 北京出臺15項措施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2019-05-07 15:15:22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今年考研或者專升本的畢業生將獲得更多錄取機會,應屆畢業生的升學名額較去年增加1萬。日前,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通知,北京出臺15項措施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措施一:鼓勵升學
今年北京地區有21萬名高校畢業生,北京市政府鼓勵應屆畢業生進一步深造以解決就業問題。本市將改革碩士研究生培養類型和模式,擴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規模,同時,高職升本科的接收院校及升學名額、中職升高職的名額都將增加,各類應屆畢業生升學規模增加1萬人左右。
措施二:完善體系
市政府要求各部門拓寬就業門路,不斷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和服務體系,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努力做到每一個有就業愿望的高校畢業生都能有就業崗位。
措施三:村官就業
今年,首批合同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將面臨再就業,各地區和用人單位要高度重視。繼續從應屆高校畢業生中招聘大學生“村官”,保持每個行政村有兩名大學生“村官”,加大對大學生“村官”的跟蹤培養和使用力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完善長效機制。
措施四:社區上崗
據了解,今年本市將選聘2000名高校畢業生到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商務樓宇社會服務站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措施五:任教學校
為促進畢業生就業,教育系統將拿出3000個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優秀應屆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加大對中小學師資結構調整力度,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措施六:科研落戶
各高校、科研單位、大學科技園、中關村科技園區研發型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其他承擔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項目的單位,要聘用北京地區高校碩士以上學歷的優秀畢業生參與研究。對于在聘用期內完成科研任務、連續考核為合格以上且符合進京條件的非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可按程序辦理北京戶口。
措施七:就職企業
小企業招用北京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可享受最高為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有關部門要為其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以及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形成有利于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社會環境。
措施八:自主創業
支持北京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創辦投資少、開辦費用低的合伙、個人獨資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對于創辦個體工商戶的,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于開辦文化經紀、動漫制作等文化創意產業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等科技企業的,可以注冊在區縣確定的集中辦公區,也可以利用住宅作為住所(經營場所)進行登記注冊,其中在居民住宅樓內設立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為其提供便捷的服務。
措施九:登記推薦
區縣人才服務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摸清本地生源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底數,建立臺賬,做好他們的求職登記工作,向用人單位進行推薦。
措施十:援助就業
高校、各地區要對本地生源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給予“一站式”、“一對一”的重點幫扶,優先為其免費提供就業指導、心理咨詢、技能培訓、就業推薦和信息服務,落實就業崗位。各高校結合實際情況,可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求職補貼。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免收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報名費和體檢費。要確保“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
措施十一:失業招用
招用登記失業一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可申請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所需經費由失業保險基金列支。
措施十二:招聘服務
各級人事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及各高校要加強協作,開展多種形式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要聯合其他省市共同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活動,通過舉辦“就業服務月”等形式,為京內外用人單位提供高校畢業生招聘服務。
措施十三:專業預警
加強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建設,建設一批示范性就業中心。拓展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著力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建立專業預測預警機制,按照就業規律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優化專業設置。積極推進高職學生“雙證書”和“訂單式”培養。
措施十四:就業指導
各高校要強化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開設就業指導課并作為必修課程,重點幫助高校畢業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求職技巧,調整就業預期。
措施十五:安排資金
財政部門要根據高校畢業生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資金用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要重點做好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