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設特長測試 破格錄取降至一本線下
2019-05-05 11:41:56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1929年,清華大學外語系招生時爆出一條新聞:一位數學只考了15分的考生被破格錄取了,這個人就是錢鐘書。如今,清華希望招到下一個錢鐘書。
清華大學近日宣布2011年自主招生將打出“A計劃”和“B計劃”的組合拳。其中,以偏才、怪才為選拔目標的“A計劃”格外吸引公眾視線。清華上海招生組負責人薛平昨天接受晨報獨家專訪時表示,“A計劃”推行的初衷就是招到錢鐘書式的學生。他還透露,原則上“A計劃”候選人全國各中學校長都可推薦,目前還未收到本市中學校長的推薦意向。
將針對考生特長設專門測試
清華大學公布的2011年自主招生“A計劃”顯示,考生如果在材料審核、初試或者復試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特別突出的表現,都可能成為“A計劃”的候選人。清華招辦表示,A計劃的選拔目標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和發展潛力,并且綜合表現特別優秀的學生。
據了解,作為“A計劃”的候選人,學生除了接受初試和復試,還將接受額外增加的專門測試,測試的內容將考慮考生的特長,要求將高于一般的自主選拔考生。評審專家組將綜合初試、復試和專門測試的結果給出評定意見后,提交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做最后決策。
清華上海招生組負責人薛平昨天接受晨報獨家專訪時表示,所謂“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和發展潛力”的學生,其實就是通常所說的偏才、怪才,“可以在人文、藝術等某方面有突出特長,也可以是有一些異于常人的特殊經歷,只要在為學、為人上有特殊表現,都可以成為候選人”。
“B計劃”則要求,申請人必須長期在欠發達地區學習、生活,應當是在同等條件下綜合素質和學業發展最優秀的學生。
破格:甚至降到一本線以下
“清華大學曾錄取過錢鐘書、吳晗,現在我們同樣期待這樣有特殊潛質的學生”,薛平說,近年來,清華的破格錄取也有好的先例,少女作家蔣方舟,就曾被清華加60分錄取。“我們就是要為在為人、為學上有特殊優秀表現的人才,開辟一個進名校深造的途徑”。
薛平說,“A計劃”的候選人通過中學校長推薦,該計劃原則上覆蓋全國所有高中。“只要校長覺得有特殊潛質、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推薦,成績上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進校后跟得上清華的學習進度就行”。為了確保公正,清華還將對各個學校推薦的“A計劃”候選人進行專門測試,“測試越多、越嚴格,加分也可能越多,將享受高考加20分、30分甚至60分的優惠”。而此前清華招辦負責人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如果遇上特別優異的考生,不排除降到一本線錄取甚至突破一本線破格錄取的情況。
薛平透露,該計劃推出后,清華招辦已和一部分中學校長取得聯絡,目前尚未收到本市中學校長的推薦意向。
[記者手記]
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
公眾和媒體呼吁了多年的“自主招生要招偏才、怪才”,總算得到了回應。清華說要招“下一個錢鐘書”,無論如何都是一個積極的聲音,值得鼓掌。因為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我們先看看幾則關于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破格錄取偏才的故事:
1912年,聞一多報考清華留美預備學校,考試科目是國文和英文。雖然他英文考了零分,但因國文考試中一篇《多聞闕疑》打動了老師,于是他破格成為備取第一名。 18年后,臧克家報考當時的國立青島大學,數學也是零分。可他的文采卻得到了時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聞一多的賞識,破格錄取。
1917年,羅家倫投考北大,其作文試卷被胡適亳不猶豫打了滿分,可其數學成績竟是零分,其它各科分數也平平。最后蔡元培校長力排眾議,破格錄取了他。 12年后,已是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又破格錄取了“國文特優、英文滿分、數學15分”的錢鐘書。
此外,國學大師季羨林從小便文理偏科嚴重。報考清華時,數學只考了4分。盡管如此,還是被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錄取。而吳晗更是先后投考北大、清華,數學成績都是零分,卻最終被清華錄取。
舉了如此多的例子,是想說明,要想選拔偏才、怪才,選拔者自己首先得有不拘一格的胸襟。這些“零分大師”,放在現在的高考中估計難上一本線,恐怕二本都難保。如今的大學,又能為“才”破多大的“格”?大家一直拭目以待。
在記者以往的采訪中,不只一位教育界人士直言:如今中學里的偏才、怪才已十分稀少,甚至到了“可遇不可求”的程度。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乃是整個社會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以及選拔制度的不合理。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經歷并非僅一場高考,經過了十余年應試教育的“磨煉”,學生有限的精力大多撲在了應付考試、競賽以及各種繁重的課業上,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根本無從發揮。
清華的這次改革雖然只是一種嘗試,但卻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高校,為偏才、怪才亮起綠燈,將這扇門開得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