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深圳5年內投300億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2019-05-04 21:03:40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十三五’期間,隨著深圳校區啟動建設,中山大學的發展物理空間、總體辦學經費和人才儲量將實現倍增發展。”12月25日,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的400多名青年學者,參加了首屆中山大學青年學者深圳論壇。據悉,今后5年內深圳將投入約300億元建設中大深圳校區,一期100萬平方米的校園基本建設將在明年6月全面動工。
一期校園建設預計明年6月全面動工
去年11月,深圳與中山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市校通過10年左右的合作,將深圳校區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校區。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透露,今后5年深圳將投入約300億元,用于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和教學科研設備投入。預計明年6月,一期100萬平方米的校園基本建設將全面動工。
深圳校區是中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增長點。根據深圳的需求和產業特點,深圳校區將重點布局醫科“強項”、補齊工科“短板”,重點建設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衛生政策、流行病學)、藥學院(化合藥/生物藥)以及3家附屬醫院,與廣州校區現有的學科方向實行錯位發展。
陳春聲向參會青年學者們發出邀請,邀請他們為深圳和深圳校區的發展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深圳和深圳校區的建設和發展。
總體辦學經費要躋身“百億俱樂部”
在國家統籌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的背景下,中大有什么新動作?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說,中大已完成“三校區五校園”的布局,“十三五”期間將實現發展物理空間、總體辦學經費和人才儲量的倍增發展。其中,中大去年的總體辦學經費68億元,今年有望突破80億元,5年內將較之2014年的53億元實現倍增,躋身國內高校辦學經費的“百億俱樂部”;現有235萬平方米的校舍總量,5年內將在“三校區五校園”新建250萬平方米校舍,超過現有的校舍總量;2015年至今新增各類人才2000多人,5年內還將引進更多各類高層次人才。
羅俊解釋說,中大不是“攤大餅”式發展,而是內涵式發展,因為只有足夠的發展物理空間,才能更多地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
“不要因為房價做出錯誤判斷”
近年來,深圳的高房價引起了熱議,有人擔心會影響高層次人才的引進。
在致辭中,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主動拋出一個問題:有事業追求的高層次人才會因為房價而不敢來深圳嗎?她回答說,不要因為房價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深圳的發展機會多,機會成本小。
吳以環解釋說,改革開放后的深圳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奇跡,奇跡背后是很多高層次人才的逐夢和圓夢。近年來,深圳出臺了系列人才政策,為引進的各類人才提供各種優質服務,例如“十三五”期間將建設不少于30萬套的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安居。
羅俊也為在場的高層次人才緩解住房憂慮。他表示,深圳市在人才引進的政策、人才發展的支持方面,在全國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深圳校區一期建設有30萬平方米(總計70萬平方米)的人才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