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題專家解析16
2019-05-03 10:21:09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擁有房子,曾是該國出租司機斯法伊遙不可及的夢,當他成為亞吉鐵路的建設者,憑借自己的勤奮與中國友人的幫助,他如愿以償;把家安到中國寧夏的埃及小伙艾哈邁德,親筆寫下《中國道路:奇跡和秘訣》,在國際書展一炮打紅;肯尼亞大學生瓦博莎,借助中國設計的智能手機,在社交媒體成為“網紅”等等。有人說,在中國提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這群青年書寫了自己的“非洲夢”;有人說,中國在非洲大陸掠奪資源。
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此的看法。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2.抒發真情實感,表達真知灼見,不得抄襲和套作;3.字數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審題】限制性:1.寫作內容的限制性。材料中的三個非洲青年分別借助中國力量、中國奇跡和中國科技,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了自己的非洲夢。寫作時要抓住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談中國崛起帶給非洲友人的機遇,但也必須強調非洲友人自身的努力。如果只談中國因素,或只談非洲青年的自身努力,則為偏離題意。
2.情感傾向的限制性。材料中的非洲青年借助中國因素實現了自己的非洲夢,很顯然,他們的成功得益于中國的幫助,命題者的感情傾向很明確。說“中國在非洲大陸掠奪資源”是對中國和平崛起、互利共贏事實的歪曲,帶有明顯的反華情緒,寫作時忌立場錯誤。
3.“結合生活實際”,引導語要求談中國人民對非洲發展的貢獻,不可泛泛而談,要能通過生活實際用事實說話。
開放性:1.觀點的開放性。在表達真知灼見時,可談中國力量助推非洲夢,可談中國崛起給非洲帶來的發展機遇,也可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只要在肯定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外交理念支援非洲的前提下,圍繞中國幫助與非洲夢來談即可。
2.聯想和思考是自由的。“結合生活實際”來談是開放的。
3.文體的開放性。“談談你對此的看法”“表達真知灼見”,文體指向議論文,可談中國崛起與非洲夢的關系,也可駁斥新殖民主義“掠奪”論;“抒發真情實感”,文體指向記敘文,可通過自己所見所聞的具體事件來談中國人民對非洲發展的貢獻,展現中國的國際擔當。 【參考立意】
1.“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非洲夢。
2.大國擔當,讓非洲不再荒涼。
3.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夢想。
4.風雨同舟,相濟前行。
5.當非洲搭上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快車。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找工作屢屢碰壁的姑娘,苦惱中拍了一段短視頻傳到網上后,收到了上萬陌生人的安慰和鼓勵。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和漫天要價,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林嗚和他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創造了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
某大學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受到寢室樓800多名同學集體“請愿”挽留。 云南小伙崔慶濤在高考結束后,與父母一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以減輕家庭的負擔。收到北京大學通知書時,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漿。
公交調度員王剛通過社交網絡發動親朋好友幫助在寒風中賣紅薯的老人。
軍事測繪員張民歷時38載,踏遍千山萬水,親手繪制出上百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軍事地圖。
生活中常常有許多觸動我們心靈的故事。讀了上面六個故事,你有怎樣的感觸和思考?請以其中兩三例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2019屆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年級綜合素質檢測語文學科作文題,采用近年全國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題型。考生須在閱讀題目所給出的材料以后,按所給的任務要求進行寫作。
(一)對于材料的理解
題目中的材料選取了現實生活中六個不同的人或事,但都有一種觸及人心的力量溫暖著我們的社會。六則材料,內含異中有同。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三、五則材料:安慰、鼓勵求職失意的姑娘,大學生集體挽留即將退休的宿管阿姨,公交司機發動親友幫助賣紅薯的老人,都體現出了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
第二則材料: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和他的團隊攻克難關,實現自主創新,為國爭光,體現出的是一種責任擔當和國家情懷。
第四則材料:云南小伙考取名牌大學,仍在工地勞動,體現出的是“寒門貴子”的自強與擔當。
第六則材料:張民跋山涉水,書寫測繪傳奇,體現出的是堅守與擔當。
(二)【立意參考】立意一:以一、三、五則材料為基礎,可以提煉出“溫暖你我就是這個社會的溫度”;
立意二:以二、六兩則材料為基礎,可以提煉出“責任與擔當的國家情懷”或“克服艱難困苦堅守執著的精神的精神”;
立意三:以一、四兩則材料為基礎,可以提煉出“既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在困境中更要自強不息”;
立意四:以一、五兩則材料為基礎,可以提煉出“網絡時代拓寬了傳遞溫暖的空間,也加快了傳遞溫暖的速度”,進而也可以引申為“科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發展,還有一種柔性的力量”;(如“水滴籌”網絡渠道)
補充說明:材料還可以有其它組合,形成其它的立意,但是如果只就一則材料立意(如只寫“自主創新”),而不涉及其它材料,應視為審題偏差,判分應不高于三類。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春天來了,南下過冬的大雁開始北歸了。近日,網絡上熱傳一段大雁齊飛的視頻,視頻中數百只大雁一波波地在空中飛過,一會“人”字形,一會“一”字形,景象頗為壯觀。視頻的說明文字是:“這段視頻拍攝于前幾天,廣州新白云機場的上空出現了大雁北歸的場面,因此,機場決定臨時暫停飛機起飛降落,讓雁群從機場上空飛過,為大雁北飛讓出生命通道!”。
對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立意提示: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②尊重生命。
③批評機場沒有預案。
④質疑材料內容的真實性。
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
②學者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之。——[明]許學夷
③胸中有一個見識,則不惑于紛雜之說;有一段道理,則不撓于鄙俗之見。——[明]呂坤
④建天下之大事功者,全要眼界大,眼界大則識見自別。——[明]呂坤
⑤知之愈明,則行乏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宋]朱熹
⑥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于一只蜜蜂不釀蜜。——[古波斯]薩迪
古今中外有關“志、學、才、識、行”的名言很多,發人深省。讀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文題解析】:材料分析 本題是一則典型的多則話語類材料作文題。第①則材料,強調做學問須心靜,要增加才識須不斷學習,不學習無法增加自己的才識,不立志苦讀無法成就自己的學問。第②則材料,強調做學問的人見識第一,以才華作為輔佐。第③則材料,強調胸中要有自己的見識,那么就不會被紛雜的學說迷惑;心中有道理,就不會被鄙俗的見解蒙蔽。第④則材料,是說要成就天下的大功績,眼界一定要大,眼界大見識就會有別于常人。第⑤則材料,是說道理懂得越明白,那么行動就越堅定;行動越堅定,那么道理就會懂得越明白。第⑥則材料,強調實踐(行)的重要性。題干要求“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考生可按邏輯意義選擇相關的兩三句組合歸并,因此立意的角度比較自由開放。建議考生重點扣住“志”“行”兩點,再結合“學”“才”“識”中的一點來立意。
立意提示 ①立志苦讀,不斷增長自己的學識才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②志存高遠,發奮學習,積極投身改革。③提高自己的見識,堅定人生志向,在實踐中建功立業。④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識,在實干中書寫人生價值。⑤要想在實踐中少走彎路,就需要不斷學習,增長自己的學識才干。
5、閱讀下面三則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魯迅的《且介亭雜文末集·這也是生活》)
材料二:20世紀四十年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以自己為中心,像石子一樣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遠。
材料三:2018年3月23日,采取警燈警示、綠燈放行、警報喊話、接力配合等方法的交警和熱心讓道的路面車輛, 共同為一輛載有病患的轎車全力搭建趕往四川綿陽第三人民醫院的“綠色生命通道” ,全程共67.4公里, 期間該車“闖紅燈”23次,“逆行”3次。
以上三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與聯想?請綜合立意,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材料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我”應心系社會,關心社會,心向未來,要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感。
材料二,差序格局指出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結成網絡,以親疏遠近來結成社會關系,自己總是這種關系的中心,自我主義,漠視公德等來解讀“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材料三,告訴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社會、公共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個人利益。
綜合三則材料,作文應重在探討“自我與社會”“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等的關系,應體現思辨性。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60分)
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歷經了三個浪潮:第一個浪潮始于20世紀80年代。吸引外資投資中國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
第二個浪潮出現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從讓世界接納到離不開中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國。
第三次浪潮從2013年開始……中國再出發,倡導共建“一帶一路”,積極與世界各國一道,促進世界的開放、創新、包容和發展,推動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
改革開放的每一次浪潮都是一場“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績。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作為一名當代青年,上述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與你的朋友分享。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三個浪潮”濃縮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40年的改革開放,中華民族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書寫出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三個浪潮”代表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或追求的目標,即中國改革開放小單是謀求自身發展,還包含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的胸襟和擔當。
【立意參考】從寫作角度看,這道作文題要求考生回答在這場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每個人能做什么,怎樣去做才能“跑出好成績”。三段材料既是一個整體,又各有側重,材料既體現了一個歷史的進程,也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奮斗的縮影。這里面既有“中國智慧”,又有值得繼承的寶貴的“奮斗精神”則富,還有“第三個浪潮”材料則中展現出的“中國方案”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角度,考生可從中任選一個角度,圍繞“你如伺接力”“你怎樣跑出好成績”去闡述你的理解與思考。
如果脫離作文的任務指令“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和對象“當代青年”孤立的對某一階段材料進行諸如擴寫的,屬于偏離題意。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被評選為2018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
“奮”被評選為2018年度國內字。
2019年新年賀詞中說到:“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即將畢業的我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感觸,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奮”是奮斗、奮發、勤奮。“追夢”是對理想的追求,對中國夢的追求。年青學子應該有理想,敢追求,勇奮斗。最美好的理想應該將個人與祖國聯系在一起,與奮斗前進的中國一起奮進。(文中必須涉及“這個偉大的時代”、寫作主體必須是“ 即將畢業的我們”)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最近,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人民法院向轄區內的衡水第一中學等7所學校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書載明:各學校的招生簡章需載明報名學生家長必須沒有被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相關記錄;凡被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者,其子女一律不得錄取;對已招錄學生,有上述情形者,一經發現,應責令退學。這是繼“老賴”專屬彩鈴、電影院公示“老賴”等組合拳后,國家發出的又一個大招。
人們一方面擁護“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社會建設,一方面對“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連帶性存在懷疑和爭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本題考查寫作能力。一般而言,對于本題這樣的敘事類材料,有幾個敘述對象,就有幾個立意角度。從失信人員的角度思考,作為失信人員要認真反省,堅守誠信,為自己重樹良好形象,可以立意為“誠實守信,是每個公民基本的道德操守”“人無誠信,行而不遠”“誠信做人,否則殃及無辜”等。從法院的角度思考,對失信人員子女就讀學校的錄取進行限制,這一創新之舉觸及失信人員的軟肋,可以立意為“嚴格執法,維護公民的權益”“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牢記職責,不忘初心”等。從失信人員子女被限制入學的角度思考,父母失信,不代表子女失信,讓其子女承擔連帶責任是不妥當的,可以立意為“科學執法,文明執法”“從嚴執法也要體現人文關懷” “一人犯法一人當”等。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不時有校園欺凌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校園欺凌事件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也可能發生在放學后、虛擬網絡中。
面對日益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世界多國包括中國在內都加強了立法等相關懲戒措施。但也有不同的聲音。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的里戈比認為:我不認為法律是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成功途徑。在很多情況下,它僅僅是在提醒孩子,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錯的。作為學生,對此你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請發出你的聲音。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文題解析】:對校園欺凌的認識、定位。校園欺凌不是孩子之間的小事。欺凌除了讓“受害者”在肉體和心靈上感到痛苦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影響的是一代人的“三觀”。
分析校園欺凌產生、蔓延原因。不良社會風氣、文化影響;家庭、學校教育的缺失;法律法規不健全等。
提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設想和方法。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錢理群教授曾說:“真正的精英應該有獨立自由的創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擔,要有對自己職業的承擔,要有對國家、民族、社會、人類的承擔。”
材料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合兩則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道材料作文引用兩則材料,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才能適應當今時代。錢理群教授的觀點告訴我們應該要有擔當精神;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則表明,身為學生,應該從自身與自身、自身與他人、自身與社會等方面全面培養自己的能力。對自我以及自身發展的認識,需要有正確的評價、深刻的思考且真誠的態度,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一定的要求。
資訊專題>> |
資料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