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技巧順口溜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
2019-04-16 19:59:18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2019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技巧順口溜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
很多人想知道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應該怎么做,有哪些答題技巧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高考語文小說類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考點一:把握小說情節
小說情節是在小說提供的特定環境中,由于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人與環境間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發生、發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在情節方面設置的題型通常有:1.概述情節;2.對某一情節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題型一:概述情節
常見提問方式
1.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2.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思路:
1.理清小說的結構
可以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來劃分文章結構。
2.尋找小說中的線索
小說中的線索有事物線索,有對比沖突線索,還有人物線索、情感變化線索等。
3.抓住小說中的場面
常用答題模式
按“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沒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個場面可以概括為一件事。
題型二:對某一情節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小說對故事情節的敘述,有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
順敘,也稱正敘。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先發生的先說,后發生的后說,很講究“先來后到”的原則。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
倒敘,把故事的結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為作品的開始,作品的主體部分還是順序故事情節。《祝福》是采用倒敘方法的一個范例:在序幕之后,首先交代了已淪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舊交替的年關寂然死去的消息,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慘結局,接著引起“我”對祥林嫂“半生事跡的片斷”的追憶,展開對悲劇主體部分的描述。
插敘,在順敘故事情節當中,插入敘述一些相關內容。《藥》中插敘“夏瑜獄中宣傳革命”的一段情節,塑造了夏瑜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的形象,表達了因群眾的愚昧帶來革命者的悲哀。
常見提問方式
1.文中寫了××情景在小說中起到哪些作用?
2.××事物、××人物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
解答思路:
分析某個情節在全篇小說中的作用,一般從四個方面:一是對刻畫人物的作用,二是對上下文情節的作用,三是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四是從給讀者的感受上分析。
1.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也就是情節本身對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體作用。
2.對上下文情節的作用
對這一方面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二次改嫁這一情節就有此項作用。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起到制造懸念的作用。如《祝福》,采用了倒敘的結構形式,從祥林嫂臨死前的肖像寫起,再回顧祥林嫂初來魯鎮的情景,再次到魯鎮的經過等等,設置了懸念。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給讀者回味的作用。⑤就中間行文來說有伏筆鋪墊式,一般來說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3.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一般來說是點題或突出主題。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山神廟偷聽這一情節,是林沖由原來的忍讓妥協到被逼反抗的轉折點,有力地突出了小說的主題“逼上梁山”。
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方法總結
〈一〉整體感知類題型及答題要點。
1.用短語或句子概括情節,寫在空格內。
2.局部內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題型及答題要點
1.你認為主要人物是一個怎樣的人?
2.結合內容具體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這類題的答題步驟:
①.答出描寫人物的方法。(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描寫)
②答出這些方法的具體內容(找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③針對具體內容分析人物特點,注意從外在的肖像特點到內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質。要分析全面,具體,不可泛泛而談。
3.發揮想象,補寫人物心理活動。
①心理活動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出現問題: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動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題時隨意,說的話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聯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潛臺詞。
這類題的答題方法:.通過語言、神態、動作分析人物的心理過程。
〈三〉環境描寫的題型及答題要點
(節氣、天氣、氣候、風物、景色)
環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3.渲染氣氛。4.刻畫人物形象,襯托人物的性格、情緒。5.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真實。6.使主題更為突出、深刻。7要表現一定的新鮮感受或微妙情緒,做到情景交融,能夠給人以感染、啟發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