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復習干貨 名校老師親授
2019-04-20 22:14:20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考歷史復習干貨 名校老師親授
歷史是一個龐大的學科,它的內容是無窮無盡的。下面,有途網小編整理高考歷史復習干貨,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歷史復習干貨
一、高考歷史知識模塊化、體系化,縱橫相連,收放自如不妨嘗試通過列表的形式,將高中歷史三本必修和三本選修的全部知識(以目錄為單位)羅列在一張以中國、外國為橫軸,古代、近代、現代為縱軸,以政治、經濟、文化為副軸的平面三維復式表(詳見筆記篇歷史部分的相關內容)。
這樣一來,高考歷史的全部知識就可以在這種分條縷析的表格中一目了然。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表格,以不同緯度(橫軸、縱軸和副軸)將高中歷史的全部知識模塊化、體系化,也就可以做到縱橫相連,收放自如。
二、多練選擇,揣摩出題意圖,靠近試題思路上面已經說到,近兩年高考歷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抽血式巡查。
經常以一些邊緣化、非主流的知識來從側面考察主干基本知識,就連形式也大多是以引文、報刊、圖片甚至是漫畫來引出題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通過對高考真題、模擬試題等題目進行深入研究、實戰演練,以更好地揣摩出題意圖,靠近試題思路。尤其是在那些爭議較大的比較性最佳選擇題中,更要多多留心命題人經常傾向的命題點和知識點。
三、高考歷史規范答題,少說廢話歷史的二卷解答題與地理、政治還略有不同,大多是材料解析題。材料解析題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我們能夠全面、準確、精煉地提取信息,并盡量簡練、規范地表述。
如果說地理二卷的答題語素是字,政治二卷的答題語素是句,那歷史二卷的答題語素就應該時詞了。能用詞,就少用(甚至不用)句;能少說,就覺得一個字都不多說。惜字如金,點到為止。因此,規范答題,少說廢話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原因在上個地理篇末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再贅述,只希望大家多多注意。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點
一.高考歷史中國近代主要不平等條約
1.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南京條約》
2.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璦琿條約》
3.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
4.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
5、日本侵略中國:《二十一條》(“五九國恥”)(注意:割地的主要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馬關條約》)
二.高考歷史中共成立以來召開的會議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綱領
3.中共三大:1923,廣州→決定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及第一次國共合作方針
4.八七會議:1927,漢口→糾正陳獨秀右傾錯誤、決定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5.遵義會議:1935,遵義→糾正王明“左”傾錯誤、事實上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6.瓦窯堡會議:1935,瓦窯堡→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7.洛川會議: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戰路線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9.七屆二中全會:1949,西柏坡→決定工作重心轉移和革命勝利后中國的轉變
10.新政協會議:1949,北京→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共同綱領》)
11.一屆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會主要矛盾、黨的主要任務、經濟建設方針
13.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實行改革開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的基本路線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